5岁儿童大讲“荤段子”成人要管住自己的嘴

发表:2002-11-08 08:3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俗话说“童言无忌”,孩子的天真坦率常令大人们汗颜。可如今,另一种“童言无忌”现象,却真的让大人们开始着急流汗了,不少孩子小小年纪便学会说“荤段子”,满口成人话,“童言”变得太过“无忌”了。


5岁幼儿讲“荤段子”

不知何时,孩子们聚在一起讲的不再是电视剧和卡通片的故事,而成了从大人那里听来的“荤段子”。而这些讲“荤段子”的孩子中,甚至有幼儿园里的孩子,然而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将从父母口中听到的“荤段子”当做故事讲给同伴听。

昨天,记者与十多位幼儿和小学低年级的教师取得了联系,她们告诉记者,她们大多都听自己的学生讲过“荤段子”,而且还讲得很完整,其中,王老师是一位有着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幼儿教师。近日,她在课堂上碰到了一件麻烦事:那是一节语言课,她让五岁多的大班孩子们讲故事,班上一个小男孩竟然给小朋友们讲了一个“鳄鱼的故事”,小男孩讲得眉飞色舞,边讲边表演。课堂上的两位教师听得目瞪口呆,小孩子们有的似乎听明白了,便拍着巴掌大叫大笑,听不明白的,拉着教师要刨根问底。王老师也不知该怎么办了,让孩子停下来,孩子一定会问为什么,恐怕会对这个“笑话”更敏感,不去管他又不可能。

“荤段子”都从哪里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成年人之间开始流行讲所谓的“荤段子”,办公室、旅途中、茶余饭后的餐桌上,都成了“荤段子”的传播场所,大人们常常口若悬河,以此为乐。孩子们则不知不觉地记了下来。

昨天,记者随机采访了本市一些幼儿园及小学校的三四十名孩子,有90%以上的孩子说自己是受了大人们的“言传身教”。很多孩子说,自己现在无论走到哪儿,总能听到大人们讲这种故事,谁讲得多,谁就成为主角。孩子们觉得自己要是学会了讲,肯定也能受到关注。

在调查中,还有40%以上的孩子是通过广告途径学会“荤段子”的。一位父亲就发现孩子从方便面袋子上学到了黄色笑话,同时还发现一些饭店的餐巾纸上也有“荤段子”。

手机短信息也是一种“传染”渠道,昨天就有50%以上的孩子告诉记者,他们时常偷看家长手机上的短消息,上面多是一些“荤段子”。也有20%-30%的孩子说他们是通过上网学会的。此外,一些措词不雅的文艺作品、报刊杂志等也都是传播“荤段子”的主要渠道。

大人言行“传染”孩子

现在的孩子除了受到“荤段子”的影响以外,大人的一些言行,也影响了孩子们的正常生活。年轻的幼儿教师小孙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她看到自己班里一个小男孩儿很亲密地搂住一个小女孩说:“我们亲热一下。”可当她引导这个小男孩儿同与他打过架的一个男孩儿握手时,这个男孩儿却说:“不行,男的就得和女的亲热,有个笑话里就是这么说的。”

老师们说,孩子们对“荤段子”的理解,一般都是简单及片面的,毕竟孩子还太小,对人体的生理特征不了解,往往是按照他们的想法去琢磨“荤段子”,所以他们对“荤段子”也常常“曲解”得令人哭笑不得。

□观点·声音□

童言不可如此无忌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石德澄说,这种“荤段子”对小孩子来说毒害很深,会给孩子造成知识误区,并在孩子长大后造成其性心理不健康。

孩子们满口“荤段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人们言行不够“检点”。要想避免这种现象,首先大人应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从保护儿童心理的角度来说,每当有孩子在场时,所有的大人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孩子都善于模仿,孩子们的分辨能力较差,大人们的言行很容易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目前对于小广告、网络、手机短信息发布一些低级的“荤段子”,还没有相关的法律进行约束,所以成年人只能依靠道德的约束力,多为孩子想想。


每日新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