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西藏土林峡谷

发表:2003-02-05 17: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西藏北部的喜玛拉雅山与冈底斯山交汇处,有一条蜿蜓近百公里的大峡谷,谷中丛生千奇百怪的土林,气势恢宏。千年流淌不息的象泉河,弯弯曲曲穿梭于大峡谷中,孕育了璀璨的象雄文化、古格文明。它们的陨落给世界留下了一个谜。
  
在土林环绕的扎达县,一位喇嘛告诉我们:“只有扎达才有这种神秘奇特的山势,是自然形成的佛教圣地。”来自北京的考古专家称:“这里该列位于世界文化遗产之中。”
  
我们一行是从新疆的叶城出发,沿新藏公路直上藏北高原。对于生活在阿里地区的藏胞来说,喀什、叶城这些地名似乎比拉萨更容易让他们感到亲切。
  
除了地理因素造成空间距离感外,更重要的是新疆多年来一直是阿里地区各族人民的物质源头,各种生活所必需的物品都是在新疆筹集,经由千里新藏线运上山的。据说,阿里藏民对新疆方向过来的人员、车辆都怀着一种敬慕的心情。由此说来,我们这些初次走进高原藏区的新疆人心理上倒没有觉得是已经出了疆。
  
我与阿里亦是如此。此番进藏,倒仿佛是去探望多年失去联系的老友而已。那一种从容、随意,使我一次次挺过了剧烈高山缺氧反应,也使我在瑰丽多姿、奇异无比的自然景观中没有跌失眼镜。
  
去年初秋,带着这份心情,我走进了藏北土林大峡谷。
 
 
* 天作之合与鬼斧神工
  
那天,翻过大坂,同车的人突然惊喊道,快看呀,土林,土林!顺手指方向望去,土林景观一览无余,那果真是一片土的林莽。中午的阳光此刻正直扑扑地甩打在峡谷的褶褶皱皱里,让人倍感焦涩灰枯。
  
同行的风光摄影家袁老师却仰望着西天,连声说道:“有戏,今晚有戏。”
  
车子依旧行驶在高原崎岖的山路上,路旁的草丛里,不时闪现出色彩艳丽的山鸡、毫无警觉的野兔、肥胖笨拙旱獭,以及驻足张望的野羚羊、野驴等,野生动物们和人类一样尽情分享着生存的权力,和谐而又安祥。
  
车子驶进野刺沟,已近黄昏时辰。阳光温和地泻在这一道道山梁上,明暗有致,犹如律动的琴弦。沟里的无名小河哗哗地流淌着,向远处峡谷里的象泉河汇集而去。
  
越朝下坡走,两侧山头上的土林愈加高大、密集。随着夕阳西斜,晚霞中透出一缕缕光线,炫目地斜射于山体上,向阳的一面倾刻间变得富丽生动起来,于金黄色中闪烁出点点红晕。妖娆妩媚的土林世界就这样在一个特定的时辰呈现在眼前,那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看,多像个城堡,城堡里也许住着美丽的女神。”

“我看像藏在山谷里的古代武士,正焦急地等待战鼓的擂响。”
  
大家边看边争论着,照相机则不停在咔嚓咔嚓作响。
  
这种瑰丽壮观的景象大约持续了10来分钟,夕阳便一头沉了下去,倾刻间,一切又归于平淡宁静,真是天作之合。
  
自然界中的大美,往往停留在瞬间。那些靠视觉捕捉到的奇幻景致绝对要比持久地摆在某处的一些既成风光,更让人陶醉。
  
走在大峡谷,一切都需要用心去感受。
  

* 矗立在夜幕下的象泉河畔
  
告别扎达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决定去看象泉河的落日。
  
当我们登上一个山包土林的顶端远眺时,那种极目包容万事万物的欢畅令我感动不己。美丽的象泉河水挟卷着历史的泥沙,流向远方,千年如此。目睹这一切的土林家族们则以一生的守候,向远方的神灵袒露着心迹。土林,你这土的林莽阿,让人感动甚至泪流的奇异世界。
  
站在高处朝下望去,沟谷深邃,谷坡陡峭,即使是一条小冲沟也深达一二百米,峰部则尖峭耸立。那些支沟谷底,则两壁陡立呈箱形谷状。仔细辨别,可见结构致密而坚实的砂岩和砾碳,或铺于峰的顶端,或与软岩层交互,成为土峰的保护层,组成造型奇特的古城墙和古城堡形状。
  
关于土林的生成,扎达人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扎达一带还是汪洋大海,后来,海神在水中不小心踩破了地壳,土林山渐渐地从海底冒了出来,并愈来愈高,直到海水退却消失,陆地裸露,自然万物演化,形成如今的土林地貌。

现在的扎达高出海平面4500多米,并远离海洋,然而巧的是,脚下的象泉河却弯弯曲曲地流经印度,最终汇入印度洋。
  
夜幕给土林披上了一层朦胧的幔纱。我忽然想起流传于当地的一首民歌,歌词的大意是:天地来之不易/就在此地来之/寻找处处曲径/永远吉祥如意。
  
土林峡谷,就在此地来之吧!

(转自东方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