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电影节 中国《盲井》获得“银熊奖”

发表:2003-02-17 07:4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部国内鲜为人知的作品《盲井》,获得艺术贡献柏林银熊奖,而这个“银熊”的含金量,也大大超过了《英雄》获得的特别创新作品奖。本报独家专访了影片主演李易祥,讲述盲井的故事。

李易祥告诉记者,来德国之前,就已经对得奖有了些预感,飞机上还许下如果能拿奖,就开酒戒的诺言。李易祥认为,《盲井》得奖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除了柏林,我们还收到鹿特丹、戛纳等电影节的邀请。影片讲述的是:两个生活在矿区的闲人诱骗打工者到矿井,把他们杀害后再冒充家属索要赔偿,一次次得手让他们在金钱面前丧尽天良,但在一个小男孩成为他们的目标之后,谋杀者感情发生了变化,最后为保护小男孩死在矿井下。而这种探讨心灵层面人性善恶的题材,是影片获奖的基础。”

《盲井》获奖的另一个原因是纪实和突出细节的细腻导演风格。片中除了李易祥是专业演员外,其他主角一个是京剧演员,一个是武打替身,都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李易祥告诉记者:“这部片子最重要的就是表演不能露痕迹,要像真实生活一样。”看过影片后,一位法国著名制片人以为李易祥并非演员,从李杨导演那里知道他是专业演员后大吃一惊,可见导演、表演均十分成功。

影片的这种纪实风格,与导演李杨的经历有关,他1987年自广播学院导演系毕业后,留学德国七年,回国后拍摄三部纪录片,《盲井》是他的电影处女作。李杨的父亲是电影演员,也是他的电影启蒙老师,一直想拍电影的李杨看到荣获2002年老舍文学奖的刘庆邦小说《神木》后,触动了创作灵感,亲自体验生活,改编六稿写成《盲井》。剧组在一个小煤矿里拍戏,矿洞里没有任何支柱,有一次他们刚从井里上来,两小时后井就塌方了,《盲井》的成功来之不易。

柏林档案之

个人贡献银熊奖

在柏林电影节的历史上,这是一个相当重要且含金量相当高的年度奖项,主要是为了表彰在影片中表现突出的导演、演员等个人而设立的。30年来,该奖项曾有14年空缺,如此严苛的评审标准,可以说是对电影人艺术事业的最高评价。

从1973年以来,个人贡献银熊奖的表彰对象主要集中在欧洲影坛,美国的电影人只获得过两次,其中包括影迷非常熟悉的伍迪·艾伦。亚洲电影人也只有在1986年凭日本的一部《Yari no gonza》获得肯定,本届获奖的《盲井》导演兼编剧李杨更是华语影坛获得该荣誉的第一人。

北京晨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