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了个朱镕基

发表:2003-03-11 06:0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BBC中文网记者魏城报道,想来想去,还是想不出一个简短而又深刻的标题,只好暂用这个白开水似的题目。

不过,这个标题中既没有"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那样的仰望青天的感恩之情,也没有"民国出了个袁世凯"那般的脚跺大地的遗恨之憾,只是一句无关褒贬、仅仅陈述事实的大白话,文内则顺便谈谈为什么"中国出了个朱镕基"。

今年"两会"的明星

今年中国人大、政协"两会"的明星人物不是什么老核心、新核心或真核心、假核心,也不是那些弹冠相庆的新贵,而是辞官归故里的朱镕基。

中国广东著名的改革派报纸《南方周末》专门发出一期为"朱总理送行"的专刊,为朱镕基的治国政绩击节喝彩、也为朱镕基的壮志未酬唏嘘惋惜。

来到中国国内和海外的中文网站遨游,发现朱镕基也是网民注意力的焦点:凡是涉及中国"两会"的报道、评论和网帖,谈论频率最高的人物就是朱镕基。

尽管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上谈论朱镕基的文章和网帖对他有赞有弹、有褒有贬,对他的功过是非有不同的评价,但绝大多数论者都认为,朱镕基是一位有才能的领导人。

虽然朱镕基的耀人光彩在某种程度上是与他的前任李鹏的平庸、暗淡相比而显现出来的,但是,与中共历史上其他的著名人物相比,他也毫不逊色。坦率地说,他是中共体制中为数不多的个性鲜明、精明干练的领导人。

"伯乐相马"

民主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政治能人竞争制,出现"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景观不足为怪,而在专制制度或所谓的威权社会中,少的是言论自由、良性竞争,多的是嫉贤妒能、陷害忠良,以至于清朝的龚自珍感叹"万马齐喑究可哀",那么,怎么也会出现能人呢?

如果不谈子承父业的君主制,在其它非民主的政治制度下,除了打天下的第一代政治领袖要靠才能在群雄并起的时代脱颖而出、杀出一条血路之外,大部分情况下,要靠前一代领袖挑选下一代接班人和辅佐接班人的其它领导人,或者要由接班人本人挑选自己的"阁员"。

当然,也有第一代领袖挑选的接班人成为"扶不起的阿斗"、从而被另一位在激烈的权力斗争中"杀出一条血路"的领袖替代的情况,如毛泽东最后挑选的接班人华国锋在毛死后爆发的权力斗争中被邓小平取代。

我们现在只谈非民主体制下选择官员的一个主要方式:"伯乐相马"式的选才方式。如果说民主制度是下选上(由选民来选择政务官员),非民主制度就是上选下。

尽管民主制度下选民选择政治领袖的首要标准并非才能,而是政纲,但靠政纲胜出的政党或候选人要想维持选民的信任并赢得下届选举的胜利,却要靠政绩和才能。

而非民主制度中上选下的挑选方式选出的是能人还是庸才,却主要取决于挑选者的素质、品德、眼光、口味甚至偏爱,他的挑选标准尽管不排除才能,但大多数情况下的首选标准却往往是忠诚,虽然庸才挑选的大多是比他更为平庸的人物,即所谓"武大郎开店,店员都比店主矮",但挑选者即使雄才大略也无法保证他的接班人也个个机智聪灵,有时甚至恰恰相反,挑选者越精明,接班者越木纳。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非是:精明的"伟大领袖"怀疑同样精明的"亲密战友兼接班人"有反骨,担心他会"背后下毒手",因此只好选择忠心耿耿、木纳可爱的下属为接班人,只有这样,"伟大领袖"才会感到"你办事,我放心"。

看了上述文字,我不挑明,你也知道我说的是谁:那是毛泽东、林彪、华国锋。这就是所谓的逆淘汰现象。

那么,又怎么解释"朱镕基现象"呢?为什么以"逆淘汰"为择"才"特色的非民主制度会出现像朱镕基这样的在海内外均有"能人宰相"口碑的领导人呢?

"体制的异数"?

《南方周末》认为,朱镕基是"体制的异数"。但这只是对现象的描述,而不是对现象的解释,只是告诉我们在这个体制中像朱镕基这样的能人的出现非常罕见,而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罕见的现象仍然能够出现。

据说朱镕基是邓小平看中并力举的人才。邓与毛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毛泽东雄才大略,甚至恃己文采而傲视秦皇汉武,但在用人方面,毛却失之心胸狭窄,也许打天下时尚需人才辅佐,一旦夺得天下,便刚愎自用,完全以忠诚、路线取人,进而再三废黜皇储,其挑选的接班人的才能与其治理国家的政绩成"江河日下"般的正比关系,毛的用人,典型地说明了专制政体在择才方面的逆淘汰特色:毛泽东先选德才俱佳(这里的"德"是对中共而言)的刘少奇,继择无德有才的林彪,再挑缺德少才的王洪文,最后只好临死托孤给有德无才的华国锋。

邓小平在对民主的鄙视、对自由的不信任方面,与毛泽东没有太大的不同。所不同的是两人的个性、品味、风格和偏好。邓不如毛那么才华横溢,但也不像毛那么对世狂傲和对人偏狭,邓择人的首要标准当然也是忠诚,但文革后他再次复出所面对的烂摊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像毛最初打江山一样,他需要贤才能人辅佐,才能打开局面,这样他在挑选接班人和将相之时,就不能仅仅考虑忠诚。从邓亲自挑选的"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干部中,如胡耀邦、赵紫阳、万里、王兆国、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等人,尽管也有平庸之辈,尽管都是至少最初对他非常忠诚的人选,但也不能否认,邓的择人标准也包括了能力、政绩、改革取向等东西。

其实,民主制度和非民主制度的区别并不在于能人是否能够脱颖而出,而在于这种能人是系统性、制度性地涌现、还是偶然性、遇机性地浮现,在于由谁来挑选能人(下选上还是上选下),在于这种能人一旦被挑选出来之后的命运,更在于这种所谓的能人一旦用他的能力和能量做坏事、而非做好事时是否会受到制度的约束。

用这些标准来看中国,即使不谈毛泽东主政时期立废皇储的随意和荒唐,只谈邓小平挑选出来的能人的命运和结局,也让人不胜唏嘘。

不错,邓小平选择的两个接班人胡耀邦、赵紫阳是中共历史上少有的得民心、有才干的领导人,但他们的结局都非常悲惨:在邓小平发现胡、赵越来越偏离他确定的只改经济、不改政治的路线、同时对他本人也越来越有"反骨"之后,在反对改革的保守派阵营的强大攻势之下,邓本人终于半情愿、半被迫地废黜了这两位皇储;

朱镕基也许是邓小平选中的,也许确有才干,也许避免了胡、赵的那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但他也在邓死后形成的江(泽民)、李(鹏)、朱(镕基)体制中备受钳制,难展雄心,最后被迫不断削足适履,从就任总理之初信誓旦旦"闯地雷阵"、为贪官污吏准备"棺材",到如今心虚气短、只满足于独善其身、满足于自己被人们看成清官。

胡与赵的悲剧在前,朱镕基的无奈在后。那么,同样是邓小平挑选的隔代皇储胡锦涛的命运如何呢?今天已经成为名义上的皇帝的胡锦涛,能够成功地走出如今实质上的"核心"江泽民的阴影吗?他未来可能的结局,是像胡、赵那样,绊倒在二十一世纪的"邓小平"紧握的枪杆子下呢?还是像朱镕基一样,在二十一世纪的"陈云"设下的人事布局迷魂阵中左碰右撞、沮丧认输呢?

马克思说过,历史往往会重演,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喜剧。但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历史并不会重演,我们无法把以往的历史事件套用在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上。

对胡锦涛未来的政治命运,我们只能......走着瞧。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