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直击海城事件:新闻采访就像“捉迷藏”

作者:中国青年报记者 彭冰 发表:2003-04-12 03:4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就在今晚7时许,海城市政府在海城宾馆再次召开会议,主要议题为“豆奶事件”。记者希望能够与会旁听,被有关人员以“内部会议,不对外”的理由拒之门外。

  今天,海城宾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上午,政府发言人、市政府副秘书长杨丹在此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下午,市委、市政府五大班子在此又召开了相关会议。宾馆外,学生家长云集,反复要求就豆奶事件与政府公开对话。

  接到家长方面通报的消息,记者立即赶到宾馆,但这里的政府会议已经曲终人散。试图寻找主要部门负责人进行采访的记者,再次扑了个空。而家长们希望能有记者参加的“公开对话”也始终没能实现---政府同意与家长代表对话,但不愿记者参与。

  家长们的要求很明确:尽快查清病因,治好孩子;查出事件真相,追究相关责任人。但很多事情,已让他们失去了对当地政府的信任。家长们说,今天早上曾亲眼目睹某媒体记者,被拦在守卫森严的市政府门外,在他出示了证件的情况下,仍然遭到了阻拦。

  几天来,有不少记者在采访中吃了软钉子。无论是在医院、在学校,还是在政府部门,想找到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都成为一个很难实现的“梦想”。不是对方避而不见,就是对实质性问题避而不谈。当然,对方的理由很充分---“开会去了”、“正在研究”、“不是给记者开了‘说明会’吗,那上面什么内容都有”。以至有记者愤愤地说:不用再找了,根本是白费功夫。

  本报记者曾几次前往卫生局,希望从政府积极工作的角度进行报道,但均未能找到负责人。

  9日,在卫生局,记者说得口干舌燥,接待者也只是含蓄地笑而不语,坚决不提供单位领导的手机号码。到最后,干脆把记者晾到了一边。

  10日,记者通过非官方渠道,探得电话号码,并拨通了卫生局局长的手机,接电话的却是其司机:“局长在鞍山开会。”记者说明身份与欲采访事宜,并留下联系方式,请对方会后与记者联系,但其后音信全无。

  11日,记者再次拨通局长手机,接电话的仍是司机,答复也仍是那句老话:“局长在鞍山开会”。

  “豆奶事件目前是市里的头等大事,政府非常重视,有关部门负责人经常开会也是很自然的事。再说,哪个单位负责人,还不都有工作,哪能天天坐办公室?他们的手机号码,我们也不完全掌握,不清楚。”一位当地政府官员说,“再说,政府已经安排了对外的新闻发言人,‘话’都得从他这儿出,有问题要问,找他就行。”可实际上,这个发言人也并不好找。9日,记者反复向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表明,想找发言人,但没有消息。11日下午,记者又试图与发言人联系,但对方手机总是关机。

  从家长这边得到的消息更令人惊讶。有人告诉记者,市里挨个学校通知,有记者来了,能回避就回避,不许回答记者的提问。一位家长还指名道姓地告诉记者:“一位老师亲口对我说,学校让老师搞调查,名义上是到缺课孩子的家里去家访,实际上,是让老师探访家长的动向,有没有去北京,有没有见记者。”大连的同行告诉本报记者:有些家长对记者吐露情况后,非常担心被人盯梢。

  “为什么出了事,非要捂着盖着呢?我们并不想把事态扩大,只想知道事情的真相,想知道目前政府工作进行到了什么程度,有没有新的进展。希望政府早日给我们一个答复,早点治好孩子的病,让孩子健健康康地重返课堂。”

  今天下午,记者采访受阻的情形似乎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向记者讲述了一些最新进展:卫生部专家组已于10日进驻海城,并于当晚开始了工作。而对豆奶厂家的问题,辽宁省政府也已于昨日开会确定,由省政府派遣由公检法及纪检部门组成的工作组进行深入调查。

  据悉,今天下午,鞍山市政府面向部分媒体开了个“情况通报会”。记者从中了解到,目前有“不良反应”的学生,已达到2556人。在豆奶事件发生后死亡的学生,被确定为“一氧化碳中毒”。

  此外,3月19日,海城市政府及卫生部门即把“学生饮用豆奶引发不良反应”的事情向鞍山市政府及卫生部门做了汇报,但因未认定是食物中毒,所以未报国家卫生部。而在4月7日上报卫生部时,也不是以“食物中毒”的名义上报的。针对“选定豆奶厂家前,有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招标”、“对此事件中的豆奶厂家有没有进行质量考察”等问题,鞍山方面的回答是,要等专家组的调查出来之后,才能谈这个问题。

  鞍山市市长张杰辉表示,各方面要全力配合专家组的工作,尽快拿出鉴定意见,并积极做好学生的治疗工作,实事求是地向家长进行解释。他还特别提到,要理直气壮、公开透明地接受舆论监督,若谁存在官僚主义作风,将严肃处理。

(中国青年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