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老外谈中国人的美德与陋习

发表:2003-09-21 00:3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中国工作或生活的“老外”对中国人的美德和陋习有他们自己的评价。他们赞美中国人的热情和孝顺,同时又对一些中国人的陋习不满。

据新华网20日报道,在西门子公司北京分部实习的德国学生斯文科切纳对热心的中国同事十分感激。他说:“他们总是十分乐意地帮助我解决任何困难。在德国,同事之间的关系远没有这样亲密友好。”

而在中国生活已有两年、刚刚嫁了中国老公的美国女子珍妮认为,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有更强烈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也更紧密。中国人对父母的关爱和对老人的尊敬也使“老外”啧啧称道。

然而,为一家中国媒体工作的新西兰人格雷格卫切莱则指出,虽然中国人在小群体中保持温文尔雅,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却常常表现得有失风范。

报导说,事实上,在拥挤的大城市里,人们对秩序的视若无睹已经惹恼了很多“老外”。卫切莱说:“每当我排队等候上车、买票或在速食店点餐时,总看到有人插队。”经历了太多插队情形的珍妮李描述起来也绘声绘色:“北京的地铁每天都是如此。车门一打开,人们会像潮水一样挤进来,奔向空座,而想下车的乘客则被堵在门口。”

在西方社会,车多人少,当行人要过马路时,车辆要让人先行。在中国的首都北京,伊文说,“这里,汽车不给行人和自行车让路,而在许多西方国家,这是非常粗鲁的行为。”
  
报导说,除了公共场合的文明礼仪,“老外”也注意到了一些深层问题。卫切莱有感于中国媒体上经常报导的腐败案例,认为腐败官员虽为少数,但他们曾经是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危害极大。

另外,珍妮李曾在北京近郊的大兴印刷学院作过英文老师,对学生中盛行的剽窃之风十分恼火。“对于一个开放的中国,这是非常危险的。这些学生如果出国深造,在海外留学时如果不会正确引用原始资料,就可能面临被退学的处罚。”李说。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