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11月上升了3%,是自从1997年4月上升3.2%以来涨幅最高的记录。《金融时报》的报导说,消费者物价指数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上涨,其中包括大豆、玉米、小麦、稻米以及猪肉。但是,中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上个月拒绝接受经济过热的说法,也没有屈从市场压力提高银行利率。报导认为其中原因有两点,一是不想破坏中国的经济增长势头,二是担心提高利率后会吸引更多的国际流动短期资金,造成贷款激增。
另一方面,《金融时报》的报导说,中国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并没有波及到制造业,相反,中国制造业大约90%的产品供大于求。因此,尽管燃料及矿石、钢铁等金属材料价格上涨,但是大部份制造业产品价格11月份却持续下跌。
对中国经济的另一个担心是,随着煤炭和原油价格的上扬,电力供应出现严重短缺。有专家认为,能源短缺是中国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之一。【法新社】12月初的报导说,今年中国的能源需求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6%,煤炭短缺的原因之一是政府加强整顿频繁造成人员伤亡的非法煤矿,而中国的中小型煤矿开采量约占全国开采总量的40%;造成电力短缺的另一个原因是气候干旱,最严重的是湖南省,当地干旱造成水利发电站供电量下降。
另据新加坡《海峡时报》的报导,中国今年前9个月的经济增长率达到8.5%。报导说,除了诸如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发展中国家,预计今年不会有其它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能够赶超中国。有的经济学家甚至认为中国低报了国内生产总值,今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1%。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