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岚:为什么中国把“精神号”翻成“勇气号”?

作者:作者:萧岚 发表:2004-02-13 00: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近日,过去在中国航天的老同事来访,自然要谈起“神五”上天,中国人兴奋啊,航天人就更别提了,挤身国际太空俱乐部了,心里踏实多了。

谈“神五”,自然就谈到美国的“火星探测”。

这一次,中国新闻对美国“火星探测”作了第一时间的追踪报道,有人相比34年前中国对美国“登陆月球”的沉默,说是中国新闻自由了。

老同事一语道出天机,什么自由不自由,现在“神五”上天,咱们底气足了,有信心了,别人有什么就不是太妒忌了,所以,就敢于对美国的“火星探测”进行大力报道。而且,老同事说,美国航天的今天就是中国航天的明天,对美国的火星报道,还能促进中国在航天事业上更大力地投入呢。

有趣的是,他频频提及美国的“Courage”号。我离开航天多年了,可能真是孤陋寡闻,还真不太清楚这个“Courage”号是什么时候的事。美国历史上有什么 “Enterprise”(企业号),“Challenger”(挑战者号),“Atlantis”(亚特兰蒂),“Discovery”(发现号), “Endeavor”(奋进号),“Columbia” (哥伦比亚号)等等。不过呢,听起来这个“Courage”号也还真象一个典型的NASA 命名的称呼。

终于弄明白了,老兄说的是探测火星的 “Spirit”探测器,就是海外媒体一致称为的“精神号”,而在中国,被叫成“勇气号”。老兄为了避免名称叫法上的混淆,便于我理解,专门用英文名称来与我勾通,这就是他的“Courage”号的来历。

从历史上对美国航天局(NASA)其他用名的翻译上,看得出中国在翻译这种学术性质的名称时一向紧扣原意。这次为什么要故意犯这么一个简单的错误,把明明是“精神”的单词“Spirit” 翻成“勇气”呢?

当然,从文法上讲,“Spirit” 同“Courage”还扯得上算一些些“近义词”,不过那要精通英文的才有一点感觉,难怪普通的中国航天专家们望文生义,误以为美国航天局(NASA)是在用“Courage”来命名的呢!

更有趣的是,老同事在老大一阵不好意思之后,还托出一套说法,振振有词,认为“勇气”比“精神”好。为啥呢?

他说,“Spirit”,是“精神”,在英文中还带有“灵魂”的意味,现在国内是举国上下“提倡科学,反对迷信”,航天特高科技怎么能同封建迷信搞在一起呢?当然不行;相反,“勇气”则代表□勇攀科学高峰,能配合当前形势,翻得好。

看来,中国航天有“勇气”,却没有“精神”了。这大概也算与时俱进吧。

赶巧,今天(2004年2月12日)新华社登出一篇文章,说是福州市台江区解放大桥一女子投水近百市民漠然旁观,当一过路记者要下水救人请一位围观妇女去报警时,她竟然一边躲闪,一边说:“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家里有事,得赶紧回去!”

其实,那个水并不深,这一百来人的围观者,这个时候他们的“勇气”哪里去了呢?

可见,没有“精神”作支撑,“勇气”是靠不住的。

讲“精神”的美国,并没有失却把探测器送往火星的“勇气”。

讲“勇气”的中国,但愿能有面对“精神”的“勇气”。(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