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苦难的中国人(续)

作者:作者:张林 发表:2004-03-15 14:1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70%左右的中国人是农民身份,乘以13-14亿人口,就是9亿。城郊农民和南方沿海富裕地区工商业化了的农民大约有1亿5千万左右,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城镇居民相仿。在其余的农民中,15-30岁的青年现在有一半以上到城镇打工,所以这个群体的总数目约有1亿5千万以上。

工厂、建筑工地、服务业的大部分从业人员,现在都是农民工。但是他们既没有工人的身份,更没有工人的待遇,他们受到政府严重的歧视。他们不能入城镇户口,他们需要随身携带许多证件,警察可以随时把他们抓到派出所罚款或殴打。反正他们是外地人,怎样虐待他们都行。反正他们讨不到公道,没有能力也不知道怎样控告迫害者。

他们也不知道怎样行贿,也没有多少钱行贿,谁也不理他们。所以他们注定了必须任劳任怨、逆来顺受,国家的劳动法等等对他们都不生效,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公民权利。

老板可以任意克扣他们的工资,不服气敢捣乱的就让保安揍他一顿,或者亲自动手也行,然后拖出工厂,象扔一袋垃圾一样,扔到大街上就没事了。一般的农民工也很识相,用不着打,威胁几句就足够了。

上海广东人歧视外地中小城市人,城市人歧视郊区农民,郊区菜农歧视种粮农民。根据我的体会,无论以上哪一种歧视,都要比美国白人歧视黑人严重10倍以上。

美国法律严禁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与美国不同,中国的群体歧视是政府以行政和司法制度为保障,蓄意造成,强制执行的。

农民工在办任何事时,由于没有城市户口,他们都低人一等,都要付出更多的经济上的代价。因为他们本来就很穷,所以各城市政府就要更残酷地敲诈他们,勒索他们,使他们更穷,使他们永远赤贫。

当青年农工年龄大一些,他们还不得不回到农村生活,他们也只有在农村盖房子结婚。没有城市户口,他们的孩子不能在城市上学,但是他们在农村又找不到工作。他们的一生似乎注定要徘徊在城乡之间,艰难地生活。

农村青年在南方的平均月工资是800元左右,而在北方城镇的平均月工资只有400元左右。他们每天的平均劳动时间是12-14小时,不仅从来没有星期天,一个月里都难得休息一天。农民工被榨干了青春血汗,30-40岁以后,他们就只有回到农村,贫病交加,等待死去。

我还记得上小学中学时,郊区菜农的孩子,总是被安排坐在一个角落,仿佛他们是异类。老师也从不提问他们,更不关心他们。其实他们和我们仅仅是一条小路之隔,但讲话的口音就完全不同。这都是共产主义奴役制造成的。

那时的学生,也普遍模仿他们的口音说话,以嘲笑郊区菜农子弟为乐趣。现在回忆起来,我有一种心痛的感觉。他们受到了多少根本不该有的心灵伤害!

记得有个农村孩子被安排坐在工人的孩子中间,大家为了驱赶他,竟然一起向老师诬告他“一节课放了70多个屁,熏的大家头昏眼花,根本没法听课。”以致老师担心大家一起打他,而不得不再把他安排坐在乡里人中间。

仅仅一条小路就把两群人彻底隔绝为两个世界!共产主义等级歧视就是这样严重,这样可怕!


这一切歧视的根本,都源于户籍制度。其实这是一种现代奴隶制度。一个人一辈子都必须呆在一个地方,象有主人的牛马一样。

中国脱离奴隶制已有两千年了,历朝历代的中国人基本上都有迁徙自由、工作自由,只有共产主义时期,又倒退回两千多年前了。共产主义运动本质上是人类的野蛮退化运动,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通过一轮轮的杀戮、镇压和运动,强行把中国人都变成了奴隶,把大家都拖回到了野蛮的、残酷的奴隶社会。

那些到现在还在拼命维护户籍奴役制度的人,何曾为这70%的农民考虑过一点点。据说他们主要的理由,是治安工作更困难。看来为了维护共产特权阶级的安全,为了长远地维护极权专制统治,为了使司法机关能够更从容地腐败,他们是决不肯归还中国人最起码的迁徙自由的。

现在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的人民没有迁徙自由,那就是:中国和朝鲜。所以仅仅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共都要拼命维护这个伙伴,免得金正日匪徒集团崩溃,自己成孤家寡人。

张林2004/3/15于安徽蚌埠。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