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有影响的IT新闻人莫斯伯格

发表:2004-06-11 19:5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今年6月6日~8日,一个主题为《D:一切都是数字》的数字技术会议将在美国加州著名的四季大酒店举行。届时,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以及时代华纳、eBay、雅虎公司老板等IT业的大腕都会前来捧场。而这次会议的主持者就是美国大名鼎鼎的科技专栏作家、大牌记者沃尔特·莫斯伯格。可别小看这个主持,要不是他的影响力,主办方还不一定能请来盖茨呢。

莫斯伯格在美国有“IT业第一专栏作家”之称,被公认为是美国科技新闻界最有影响力的人。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比《华尔街日报》的总编还高,工资也比总编拿得多。对于IT业(信息产业)来说,莫斯伯格的一支笔可以影响到其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和其股价的升降。美国著名科技杂志《连线》将莫斯伯格称为“造王者”,就是形容他的权力之大。

  今年57岁的莫斯伯格性格开朗、直率、富有激情甚至有些逞强好斗。他的密友、《华尔街日报》记者卡拉·斯威塞说他是个“异想天开的奇客”。

  在成为科技评论专栏作家前,莫斯伯格曾当过20年调查性新闻记者。他的座右铭是:做新科技产品的普通消费者的代言人。他的最大特点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亲自尝试最新产品,以实践经验来支撑文章,满足读者对神秘的数字王国的了解需求,同时根据自己对科技产品简单性、效能和外观等方面的个人爱好来重塑技术世界。

  “造王者”:

  一句评论影响股价

  2002年,莫斯伯格到拉斯维加斯参加电子消费品展览会,走在会议大厅里,忽然有人气急败坏地对着他高声尖叫。定眼一看,原来是XM卫星电台的总裁休·帕尼罗。他毫不客气地指责莫斯伯格,说正是他的评论让消费者信心下降,导致了公司股价下跌。莫斯伯格很恼火,但是一点都不畏惧,他挨一些公司主管的骂已不是一次,经历的类似场面多的是。他任凭帕尼罗大喊大叫,最后忍无可忍地吼了一句:“你的股价关我屁事!”

  其实,莫斯伯格很喜欢XM卫星电台。这个电台向汽车驾驶者提供100多个音乐频道,播放摇滚、乡村音乐等多种风格的音乐。一开始,莫斯伯格满怀激情地介绍着这个电台,而投资者也喜欢该公司的股票。不过,要接收到信号,车主必须配套购买该公司出售的特制无线电收听装置。莫斯伯格不喜欢这个装置,他在专栏中批评这个装置设计很糟糕,很难用,并且价格太贵。该专栏一出,当天上午XM公司的股价就下降了8.5个点。

  不过,帕尼罗最终承认莫斯伯格对硬件的批评是对的。几个月后,XM公司推出了一款新的无线电接收装置,不仅价格低了,性能也大大改善。

  鼓吹新科技产品实用化

  XM公司只是根据莫斯伯格的评论而重新设计产品的数十家公司中的一家。可以说,他影响了美国人所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和MP3播放器的外观和性能。

  从1991年《个人技术》专栏初创起,莫斯伯格就是新科技产品实用化、大众化的坚定鼓吹者。他的《个人技术》开篇之语就是这样跟读者对话:“个人电脑太难用了,这不是你的错。”他对科技世界的平民化追求为他赢得了许多拥趸,但是也惹恼了许多人。有人认为他傲慢无礼、凭主观行事,还有人怀疑他是否真的了解技术世界的奥秘。

  对此,莫斯伯格表示,他并不在乎别人的批评,他也很高兴能够在必要的时刻“揭露公司的真面目”。他也丝毫不畏惧来自大公司的压力。他说,他这一辈子连白宫、五角大楼和司法部的批评都经受过,对来自大公司总裁指责也就不以为然了。

  迫使微软修改视窗系统

  在科技评论生涯中最令莫斯伯格骄傲的大手笔是反对微软视窗系统的智能标签。2001年,莫斯伯格在WindowsXP测试版上对智能标签进行测试时发现,智能标签可以在不经网页所有者允许的情况下强行将网页上的任何文字变成指向微软公司或者赞助商的链接。

  莫斯伯格在专栏中发表犀利评论,批评微软公司推出的智能标签是危险的权力滥用,他的专栏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应。三周后,有微软的高级主管向莫斯伯格透露,微软取消了这一功能,而直接原因就是他的专栏。《华尔街日报》执行总编斯泰格说:“这件事让沃尔特洋洋自得。”

  薪酬最高

  挣得比老总都多

  尽管对他进行恶意诽谤者和被他“杀伤”的人数不断增长,但是莫斯伯格的专栏写作事业也在一路扩张。如今,他在《华尔街日报》同时开着三个周评和一个月评栏目,每周还要做一次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科技电视节目。科技专栏不同于一般的评论,需要作者花时间去接触和尝试新产品、了解技术界的新动向,所以开这样的专栏比普通专栏累得多,难度也大得多,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露馅。

  如今,莫斯伯格已成为《华尔街日报》的品牌。《华尔街日报》也不遗余力地留住这个宝贝。1997年,调任时代集团任总编辑的《华尔街日报》前总编诺姆·佩尔斯廷企图以高薪挖莫斯伯格为《时代》、《财富》、《金钱》三家杂志写专栏。莫斯伯格有些动心,毕竟薪酬很高。《华尔街日报》执行总编保罗·斯泰格为了留住他,亲自到母公司道·琼斯CEO彼得·康恩处请求康恩给予莫斯伯格跟时代方面提供的同等待遇。这意味着莫斯伯格拿到的报酬比斯泰格本人还要高。

  惜才的康恩同意了这一请求,莫斯伯格留了下来。据称,目前,莫斯伯格是《华尔街日报》薪酬最高的记者,年薪50万美元。

  做一个大牌科技记者有一个好处,用莫斯伯格助手的话来说,就是“每天都像过圣诞节”---一些新酷产品被源源不断送过来供他试用,甚至有些电子产品公司的CEO和产品设计主管每周必带着产品拜访莫斯伯格,听取他对产品的意见。

  莫斯伯格还有收藏经典计算机的爱好。在莫斯伯格的办公室里,有一个他所谓的“计算机博物馆”。早期的苹果机、掌上电脑等机型都有。莫斯伯格是一个家庭电脑发烧友。早在用原始的苹果机的年代,他就自己给电脑加记忆芯片,让他的妻子伊迪惊讶不已。因为伊迪认为“他根本不是懂机械的那类人,动手能力不强”。而早在即时聊天室开通之前莫斯伯格就尝试用低速modem跟在报社的同事交换文本信息。本版文字:如嘉

  记者生涯

  跟国务卿不打不相识

  早在少年时代,莫斯伯格就爱上了新闻写作。在布南代斯大学读政治学期间,莫斯伯格也不忘利用假期为当地报纸写犯罪和政治方面的新闻。大学毕业后,莫斯伯格到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攻读新闻学硕士。1970年,莫斯伯格来到《华尔街日报》当记者,年薪9000美元。

  1987年,莫斯伯格在《华尔街日报》头版报道了有关美国股市崩盘的消息,用有力的数据和观点说明当时的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太过草率,让贝克大为光火,对他发出三个月采访禁令。戏剧性的是,当贝克当上老布什总统的国务卿后,莫斯伯格变身为《华尔街日报》外事线的记者,跟随贝克在全世界跑,贴身采访贝克。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不打不相识。莫斯伯格跟随贝克去过俄罗斯、东欧、沙特等地,经历了冷战结束、东西德统一、海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