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电子卖场环境恶化 僧多粥少陷入无序竞争

发表:2004-09-02 05:2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8月13日中关村海龙和鼎好电子城门口发生的一幕,注定要在这片被称为“中国硅谷”土地的历史上留下难忘的一笔,双方数百名保安之间的对峙令所有亲眼目睹和事后得知的人感到震撼。

  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商业环境问题严峻从此次矛盾的产生原因来看,双方对峙只是矛盾爆发的外相,而内在的实质在于双方的市场定位相近从而导致相互争夺客源。而当天发生的这幕闹剧只是矛盾的导火索而已。

  据中关村商会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关村电子市场的商业环境问题十分严峻,已有的市场趋于饱和,尽管现在中关村的人流量日均达到8万至10万人次,但就目前来讲,增长的空间已很有限了。

  年初开业的中关村科贸至今未能进驻满员,而由于客流量不足等多种原因,之前购买柜台的许多租户也有过集体要求退款的行为。据悉现在又有三家以上电子商城准备年底进入,僧多粥少的局面已经形成,市场的过度膨胀势必引发商户的恶性竞争。

  边缘地区卖场撤离,核心区域争夺加剧自中关村原有的“平房市场”们被拆掉以后,曾经形成了硅谷、海龙、太平洋三足鼎立的局面,三者各有定位,地理位置也恰好是个三角。

  而鼎好、科贸等商场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相安的局面。

  目前北京作为国内电脑普及率最高的城市之一,消费能力已经基本达到了一个上限,第一次购买IT产品的消费者已经不算太多。而在第一次购买的人群中,有很多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经朋友引导的用户喜欢到王府井、西单等百货大楼购买电脑,再加上百脑汇、蓝岛等占据黄金商圈位置的电脑城分走了大批人流,中关村特别是村子的边缘地区已经很难保证日常的人流量,不久前选址北大西门附近的赛博数码广场和硅谷电脑城先后撤离该地区,已经是一例明证。

  随着电脑卖场越来越集中于黄庄附近,海龙大厦周边地区已经形成了咽喉要道,谁都想在这块寸土寸金的地盘上分一杯羹。

  卖场竞争无序,业内望政府加强介入在日前由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商会发布的一份《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行业发展白皮书》中指出了目前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卖场发展的无序性已经形成巨大的隐患。近两三年新增的电子卖场面积,已经相当于2002年年底存量面积的3倍左右。

  中关村科贸电子城的开业是中关村电子卖场历史上供过于求的明显标志。严重供过于求的局面使电子卖场行业出现恶性竞争的状况,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将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

  白皮书同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卖场发展;放宽中关村科技贸易商圈的广告限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创立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市场;建议规范DIY市场,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方式;调整市场工商管理费收费政策,为行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同时,也有不少业内人士呼吁,在地铁线路加紧修建改善该地区交通状况的同时,相关责任单位也要加强自律,减少占道扩张围堵拉客等现象。


新京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