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亚洲政治学专家指北京推动台湾独立

发表:2004-09-20 00:5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西南密苏里州大学政治学系任教二十多年的Dennis Hickey教授,专门从事国际关系、亚洲政治、国家安全、美国外交政策研究。在多家有关亚洲事务的期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近三十篇,并曾接受包括大陆中央电视台、CNN在内的媒体专访。1989年-1990年在中国南京大学任客座教授。对东亚,特别是大陆、台湾问题有着精辟的见解。

今年六月一日,就在台湾总统陈谁扁宣誓就职不久大陆官方媒体频频发出警告要把台湾从独立的危险边缘拉回来之际,Dennis Hickey教授教授在美国中西部的重要大报<芝加哥论坛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是北京而非台北在推动台湾独立。

文章中 Hickey教授指出:在过去的五十年中,中共一直采取视台北政权根本不存在的立场,用“美元外交”把台湾的邦交国拉入自己的阵营,缩小台湾的国际空间。他引用台湾外交部的话说:北京的行为只能让两岸关系恶化。

文章中还指出,由于北京强硬的围堵台湾加入国际组织,阻止了国际组织对台湾九九年大地震和二00三年萨斯疫情所提供的医疗援助,使两场灾难共造成数百人死亡。因此,毫不奇怪台湾民调显示:绝大多数台湾人认为中国对他们的政府是不友好的。文章最后说:如果北京真心想缓解台湾海峡两岸的紧张局势,就必须放弃对台湾的武吓及孤立台湾于国际社会之外的敌意做法。

Dennis Hickey的文章发表后,六月十七日中共驻芝加哥总领馆发言人金智健在<芝加哥论坛报>上发表文章提出不同看法。金智健在文章中说:在一九四三年的开罗宣言和一九四五年的波茨坦公告中明确表明中国对台湾享有主权;包括美国在内的一百六十多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台湾无权在国际社会中代表中国,也不能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或发生官方往来;中国政府和人民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表现了最大的诚意,做出了最大努力,一九八二年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设想;助长台独的不是北京,而是以现任领导人陈水扁和前任领导人李登辉为首的分裂势力。

六月二十四日驻芝加哥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新闻组也刊登文章,呼吁中共政府尊重史实并承认民主原则。新闻组的文章中指出:根据一九四三年十二月的开罗宣言,日本应将满洲、台湾及澎湖列岛归还“中华民国”而非中华人民共和国。金智健不敢说出这节历史真相。事实上,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还不存在。而且截至目前为止毫无迹象显示中共有金智健所称的以最大的诚意谋求“和平”统一,反而不断拒绝放弃排除对台湾动武。文章中还特别提出:由于大陆百姓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没有声音,因此北京政权无法代表全部十三亿的中国人。中共才是两个中国的始作俑者。

驻芝加哥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新闻组组长邵平云就“中共才是两个中国的始作俑者”之说作了进一步说明。

以下是对邵平云的采访:金智健先生在文章中所提到的开罗宣言,没有错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但是在那个宣言里面讲得很清楚:台湾是归还给“中华民国”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事实上大家也都知道一九四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成立。另外我想要提出他所指的这个“一个中国”的原则,当然我们从台湾的角度看“一个中国”是一个议题。讲到这个让我们不得不提出:中共才是两个中国的始作俑者。从国内面来说,毛泽东在两湖秋收暴动失败后在一九二七年十一月成立湘赣边区工农政府,之后四年间他又在各地成立苏区,以瑞金为中心。到一九三一年的十一月在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人民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那次大会里面议决了宪法,请注意这个“宪法”,它议决了宪法,当然还有土地法及一些红军问题等,在那次大会结束之后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改“瑞金”为“瑞京”,并且明定瑞京为首都,所以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有首都、也有它的宪法。在四年之后一九三五年,它们进一步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改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象这个事实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记载在历史书上,没有人能够辩驳的。这个显示得很清楚就是从国内层面来讲,就是国中有国,另外成立了一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就国际面来讲我也想举个列子,就是在一九七三年的时候,当时中华民国还和美国维持有全面的外交关系,基辛格密访大陆后尼克松也访问大陆并与大陆秘密切磋,商讨关系如何增进等等,双方一般外交意见的交换是在巴黎进行。特别重要的有敏感性的问题是由基辛格直接与中共外交官黄华在纽约直接接触。基辛格认为这种接触方式不够理想,所以就向周恩来提出:两国应该设立一个更具官方性质的机构,如贸易办事处或理事馆之类。出乎基辛格预料的是,在提出这个构想之后的次日周恩来就提出双方互设联络办事处的细节,这种速度让基辛格大吃一惊,可见中共早就想好要在美国制造两个中国。而在一九七三年五月中华民国和美国还有全面的外交关系。一九七三年五月中共就在华府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联络办事处”。那么从一九七三年五月到一九七八年底的五年七个月的时间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联络办事处”和“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馆”同时并存于华府。相关这些历史细节都在中国问题研究专家Harry Harding的"A Fragile Relationship"一书中有清楚的记载。所以无论从国内面来讲从国际面来讲,很清楚中共才是两个中国的始作俑者。

针对芝加哥中共领馆发言人金智健文章中提出的观点 Dennis Hickey教授接受了本台采访。

以下是对西南密苏里州立大学政治系教授 Dennis Hickey的采访:

中国领事的第一个论点是根据1943年的开罗宣言,台湾回归中国,那是对的。但是他却隐去了一部份没说,那就是:台湾没有被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交还给中华民国;现在中华民国仍然在台湾存在着。我实在不理解他们(中国领事)想要说什么?1937年日本人侵略中国时,(中华民国)政府从南京迁都到重庆,并在那呆了几年。当共产党反叛占领大陆时,(中华民国)政府又从南京迁都到台北,这并不等于(中华民国)政府不存在了。就象当年迁都重庆一样,政府只是搬到了另一个地方。所以,宣称根据开罗宣言台湾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论点毫无道理。
台湾属于中华民国,而中华民国仍然存在。

他们的另一个论点是世界上160个国家、包括美国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这又是一种存在着许多争论的翻译。美国从来没有明确说只有一个中国,而是说美国认知中华人民共和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的观点。比如,你可以告诉我外面的天空是绿的,我可以说我认知你的观点,但并不代表我同意天空是绿的。所以,如果真想知道美国对台湾和一个中国的看法,从美国的政策方面就能找到一些很值得研究新的答案。有趣的是,对于“美国认知中华人民共和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的那份文件,中国却给出了不同的译文,中国翻译成“美国同意只有一个中国”。但是我们坚持我们的说法,他们坚持他们的说法。

中国领事说台湾没有权力在国际组织中代表中国,我从来没听说台湾试图在国际组织中代表中国。我不认为台湾政府想代表中国重新回到世界卫生组织,他们只是想代表目前尚无人代表的两千三百万台湾人民重回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IMF、世界银行组织以及其国际组织机构。所以台湾政府不能代表中国是一个有效的论点。但是台北的政府并没有试图代表全中国,他们只是想代表在台湾的中华民国。

中国领事说象李登辉一类的分裂势力试图推动台湾独立,我认为这是相当明显的事实。从另一方面讲,我认为不仅是李登辉在推动台独,北京的领导人也在不情愿地或愚蠢地推动台独。通过威胁台湾、羞辱打压台湾以及把台湾隔离在国际社会之外,他们只能使台湾人民更气愤。每一次他们这么做的时候,民众希望台湾脱离中国的情绪就增长。每当中国持续在国际社会打压台湾,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就不再把自己看作是中国人,他们不想跟中国有任何关连。另一方面,民意调查显示,如果中国对台湾示出善意,民众就想中国可能在变好。所以,支持统一或独立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条件的,受外界事件的左右,中国可以有很大的影响力。这可不仅仅是推测或观点,这是事实,是民意调查的结果。

所以我认为,如果中国领导人真心愿意统一,他们应该采用一种新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他们知道,在台湾没有人支持用一国两制来统一中国,他们必须拿出别的办法。企图否认中华民国的存在,试图把台湾推倒在地、踩在脚下的做法,对统一毫无帮助。实际上,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你听到北京的领导人说:中华民国不存在,转过身来你又听到李登辉说:对!他们说的绝对正确,中华民国不存在。看上去他们现在是不情愿地不谋而合了。

中国领事最后说3月20日的总统大选是台独势力失控,台湾走向独立的新证据。我认为不一定是这么回事。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表示,台湾民众还没有就台湾是独立还是回归中国做出选择。我想这也很显而易见,这么多的因素都依赖于将来北京会如何做,他们可以起到建设性的作用。如果他们对于台湾和中国最终统一非常认真,这也是一种可能;但是,通过他们不会打压台湾、敌视台湾人民而达到这一目的,那样只会激起台湾民众的愤怒。


(大纪元)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