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外企几年后将撤出中国

发表:2004-10-26 17:4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果真是无往不利的赚钱宝地吗?真实的创业机会究竟如何?最近,国际知名的管理咨询机构博思艾伦咨询公司的调查结果令人吃惊。
中国绝不是西方企业迅速致富的发家地。要想在未来的中国市场上获益,外国公司必须重视远期投资,也不可照搬本国企业的管理模式。

博思艾伦公司的管理顾问皮特.冯.霍赫贝格这样描绘中国的市场状况:“如果我们放眼未来,不难发现,将近1/4的在华企业并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也就是说,他们将只是保持收支平衡或者甚至亏本。我们相信,由于利润回报差强人意,大概1/3的外资企业将在几年之后撤离中国市场。”

另外,西方在中国的企业不再绝对拥有市场的霸主地位。就许多行业来说,越来越多的中国内地厂商逐渐成长起来,成为颇具实力的竞争对手,并且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例如,TCL电子集团投资法国及美国,并收购了一家德国企业;BYD电池公司占领了世界手机蓄电池市场72%的份额。今年,跨国汽车集团在中国的销售业绩首次滑坡,而这也许只是一个开始。几年之后,假如中国的汽车厂家进军国际市场,势必挑起一场世界范围的价格大战,加剧行业内部的竞争。

据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分析,外国企业之所以在中国市场上失利,并不完全归结为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还存在着组织及管理方面的问题。霍赫贝格认为,在中国的外国公司过于强调中央集权,听令于外国总部的遥控,不能因地制宜灵活处事。尽管中国拥有许多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素质良好,同时熟悉当地市场状况的管理人才,外国公司却往往倾向于任用外籍经理。霍赫贝格说,这种做法导致公司在应对重大市场变化时反应迟缓。

霍赫贝格:“这种组织结构僵硬死板,上报审批、听候决议的程序使得驻华公司过于依赖集团总部,不能灵活处理当地问题,因此无法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

霍赫贝格还指出,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没有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许多外国公司照搬本国市场的营销经验,却对中国顾客独特的消费心理不加以考虑。举例说明:在中国,豪华轿车的车主往往配有专职司机,但在西方国家,他们通常自己开车。因此,若在中国市场上推销豪华轿车,后排座席的装备必须上档次、够气派,但这对于西方消费者来说却显得多余。

霍赫贝格还建议道:“中国市场如此巨大,即便对于跨国集团来说,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迅速抢占市场龙头地位。因此,分期制定可行、合理、明确、灵活的发展计划至关重要。一旦市场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还能及时做出战略调整。”

另外,外国企业还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大胆启用中国管理人才,合理下放决策权,并发展成本控制及薪酬机制。这些管理模式都应适应中国特色,赋予企业随机应变的能力。霍赫贝格认为,这是在中国的外国企业不可缺少的要素。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