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 绿洲消失 中国北方三大沙漠将连成一片

发表:2004-11-17 09:0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有专家论证,作为中国西北地区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天然屏障,民勤绿洲日渐干涸,可能会在近些年内消失。如果真如此样,中国北方巴丹吉林、腾格里、库姆塔格三大沙漠将连成一片。

到那时,对于生活在北京这样大城市的居民来说,沙尘暴可能就不再是一年几次,而是要成为北方生活中的伴侣了。而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如果民勤绿洲消失,将改变大气环流的模式。中国北方整个气候将受到沙漠众多效应的支派,并将这一影响持续到南方,也就是说中国的气候将有大的变化。

据新世纪周刊报道,2004年10月31日,甘肃民勤县煌辉村4社的村民沈禹国一家正在盘算着如何搬离故土,3000元的搬迁费已交给了政府,尽管要去的地方并不比煌辉村好多少。在煌辉村的旁边,就是已经干枯的青土湖──曾经拥有4000多平方公里的湖水面积。而青土湖的北边就是腾格里沙漠,由于青土湖已经没有水,每一次沙尘暴过后,沙都会向煌辉村推进几米。

煌辉村所处的境地也就是民勤绿洲正面临的现实,而如果少了民勤绿洲这一沙漠的楔子,巴丹吉林、腾格里、库姆塔格三大沙漠将连成一片,必将严重危及中国北方的生态环境,会成倍加速宁夏、内蒙古、甚至新疆地区的沙漠连成一片,北方将是一片沙的海洋。

作为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天然屏障,数千年来“扼住沙漠喉咙”、有“沙海一叶舟”之称的民勤绿洲沙化极为严重。如果民勤绿洲不保,民勤将变成第二个罗布泊。武威、金昌两地将会被沙漠吞噬,河西走廊将被拦腰截断,并难逃逐渐消失的厄运。

当然,如果民勤绿洲消失,还将改变大气环流的模式,中国北方整个气候将受到沙漠众多效应的支派,并将这一影响持续到南方。换句话说,如果民勤绿洲消失,沙尘暴就不再是一年几次,而是成为北方生活中的伴侣。

而令人遗憾的是,上面的这些如果正在慢慢变为现实。“如果按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民勤绿洲的消失可能用不了17年。”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陈广庭在11月4日接受《新世纪周刊》采访时语出惊人。而据《新世纪周刊》了解,民勤绿洲的沙化主要表现在六大方面:

  一、水库干涸。2004年7月,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彻底干涸。红崖山水库位于河西走廊三大河之一石羊河的末端,是民勤绿洲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泉。红崖山水库的干涸让完全靠石羊河流域生存的民勤绿洲湖区8万人口、30万亩耕地将无水可用。

  二、沙化走向极端。据当地官员介绍,民勤县面积1.6万平方公里,荒漠化面积目前占94%。近年来,有10万亩耕地和58万亩林地沙化,395万亩草场退化,近5万亩耕地因盐渍化而弃耕。在绿洲外围,有15万亩的流沙、69个风沙口正昼夜不停地进犯,流沙以平均每年3至10米的速度吞噬绿洲,其中单个新月形沙丘年移动量为20米。仅一年就有湖区30个村的1.3万亩良田被流沙埋压。

  三、水资源枯竭。上个世纪70年代进入民勤的石羊河水占总流量的35%以上,而80年代只占16%,近年来已不到8000万立方米,不足5%。而为了弥补地表水的不足,人们大量开采地下水,致使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由原来的两三米到现在的几十米,有些地方甚至要在300米以下才能找到可以浇灌的水。

  四、土地盐碱化。据不完全统计,民勤除盐池外,各种盐土和盐化土地有近700平方公里。盐渍化会直接导致土地退化。要不了几年,这些地就会被农民弃耕,形成新的盐渍化,紧接着就会被沙化。

  五、植被大面积枯死。耐旱的沙生植物大量死亡,全县有十几万亩沙枣林衰败,35万亩的白茨、红柳等天然植被处于已经死亡或半死亡状态,植物失去再生和自然繁衍的能力。

  六、风沙危害加剧。民勤素有中国两大沙尘暴策源地之说,年均风沙日达139天,8级以上大风日29天,沙暴日37天。其1993年的“5.5”风暴和1996年的“5.30”风暴,曾震惊全国。

从西部重镇武威进入民勤县地界,竖立着一块巨大的牌子:“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温家宝”。干旱与草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魏小平博士说:“民勤绿洲之所以被各界如此重视,就是因为它太典型、问题太紧迫。”

民勤绿洲的退化问题出在水上,解决民勤绿洲问题的关键就是解决水的问题,这一观点在采访中得到专家的普遍认同。“人口的增多让民勤水资源难以承受,是民勤绿洲加速缩小的最重要原因。”民勤现有17000多眼机井,密集地分布在狭小的绿洲中,往往几百米就有一口。而这些井要解决几乎所有人的生活和灌溉用水,抽取量很大,有人戏称:这些机井是民勤绿洲的“吸血虫”。

沙漠研究所专家陈光庭对《新世纪周刊》解释说:“人多了,地表水不够用,就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植被吸收不到水,就只有死去,沙紧跟着就进来了。”有专家推算按目前这样的状况开采下去,民勤绿洲地下水将在10至15年内枯竭。

2004年11月1日,《新世纪周刊》记者看到的红崖山水库碧波荡漾,而这与想象中的红崖山水库大相径庭。县委的干部告诉记者:在今年9月份,从黄河向红崖山水库引入了3000万立方水,“引黄济民”调水工程似乎重新给了民勤人民一个希望。

不过,沙漠研究所的陈广庭教授却不这样认为,他说黄河断流很严重,不能满足中下游的需要,现在向红崖山水库注水,目前来看不是长久之计。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刚教授也表示:“这一做法解燃眉之急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要把这些水加入区域水平衡中去考虑,在石羊河流域做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算水帐。

《新世纪周刊》记者到干旱与草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采访时,正好碰到魏小平博士等人在做关于民勤水质变化的实验,她对民勤地下水矿化变化之快十分惊叹。专家们认为:过不了几年水质就会因矿化度增高恶化,从而失去利用价值。

魏小平建议对石羊河流域应该马上进行整体规划,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调配。上、中、下游合理分配用水量,限制上游地区过度用水和不合理用水,使下游地区获得一定量的水资源,并把生态用水考虑进去。

绿洲稳定性课题组赵长明博士说:“民勤的生态已经不适合大量种植树木,现在紧急的事就是按照民勤绿洲的生态承受量合理安排耕地、人口。 而陈广庭教授认为民勤绿洲因为没有地表水的补充,地下水基本成了一潭死水,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遵循自然界的规律,考虑补充地下水,这样才能使生态减缓恶化速度、从根本上慢慢恢复。

据王刚介绍,按照国家生态治理专项重点工程民勤沙漠化项目组的推算,必须清退100多万亩的耕地,才能使民勤绿洲有机会恢复。“从一个农区迁到另外一个农区的做法是失败的,所以有计划的在民勤发展二三产业,让这部分人口离开农业才是根本。”

作为民勤绿洲样板的煌辉村曾经水草丰美,如今却在风沙的逼迫下,面临整体搬迁的现实。曾有200多学生的煌辉小学现在只剩下45名学生,这让张成贤心里不是个滋味。张成贤是煌辉小学的校长,这几年他看着在校的学生一天比一天少,最近又听说明年春天村里可能会发生大举搬迁。“刚翻盖没几年的学校转眼间就没有了学生。”张成贤显得有些无可奈何。

而煌辉小学三年级学生王荣己现在最大的遗憾是这两三年跟他玩耍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一二年级只剩下8个学生,四年级剩下9个人,他们三年级最多也只有16个人,其他的小朋友都随父母搬走了。夹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中间的民勤县煌辉村有8个社,只有91 户人家,不久前他们村还有200多户,但是都陆续地迁走了,原因是沙漠的逼近。

现在煌辉村家家户户都有好几个水缸积攒自来水──当地人的甜水,甜水实在不够了,再往里面填一些苦水掺和着喝。由于村里的地下水越来越苦,据说牛从喝一口摇三次头到最后干脆不喝,所以现在像牛驴这样的大型牲畜村里已经很难见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