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国人谈中国:时髦趋新与崇洋媚外

作者:中国江西 张静江 发表:2005-02-17 18:2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这座城市也同全国其它中小城市一样,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近年来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特别是我居住所在的这条商业步行街, 与翻新改造前的旧街道相比较,就像是一个灰头土面的村妇一变而成为容光焕发、装扮靓丽的摩登女郎,使人眼睛为之一亮!

人们称这条街为文明街、幸福街、安全街 - 不用担心你我身边的第一杀手 "车祸",因为这里机动车辆不准通行.人们十分惬意地来这里闲逛和憩息谈天,特别是老年休闲的好去处,从早到晚时时涌动着欢声笑语不绝的银发浪潮.

我每天都要在这条街上倘徉几趟,但是,每当我放眼向街道两边琳琅满目的商店广告招牌望去,就像咽进一口酸涩刺鼻的腥鱼汤,不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从时代广场和解放路口走过来, 第一眼看到的是"肯德基"、"雅戈尔"、接着映入眼帘的就是什么"菲玛斯"、"摩高"、"康奈"、"达芙妮"、"花花公子 " 、 "七匹狼"、"法国金狐狸"、"意大利袋鼠"等等,等等,花里胡哨,光怪陆离的广告招牌,纷纷赫然夺目地悬列在鳞次栉比的商店门额上,使人目不暇接。

试问:这些"洋"气十足的商店招牌,真的能够招徕顾客,扩大营销,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名牌效应吗?恐怕未必尽然。我看除了字面上的时髦、心气、刺激视觉感官以外,就只能使人觉得莫名其妙! 当然,毕竟还有商家重视和珍惜祖国的传统文化,用"宏远"、"永盛"、"大光明"、"恒源祥"等人们熟悉的词汇作商店招牌,但在喧兵夺主、汹涌而至的"洋"字号招牌包围下,显得那样孤零、单调和稀少无奈,这与我们社会文化悠久的民族风格是很不相称的。

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北大老教授季羡林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现在大家都痛感必须给广大青少年甚至一些中老年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仪仗坚船利炮入侵中国,我们的人民受污辱,受蹂躏,吃尽了苦头!现在有些人好了伤疤忘了痛,崇洋媚外,唯洋是务,只觉得洋货可爱、洋餐好吃、洋国可留、洋人可亲、连莫名其妙的‘可口可乐’之类也居然风靡全国!"(《季羡林文集·序跛杂文及其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 14卷 75-75页)。

季教授文中指斥的崇洋媚外现象,并非虚构,批评也无过火之辞。"可口可乐"之所以能风靡全中国,除了它本身的优质品位以外,正是聪明的外国商家,深刻领悟到汉文字中这一词汇的诙谐、幽默,能够吸引顾客的魅力之所在!为什么我们的商家就不能正确运用祖国的传统文化,选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字词汇作招牌,而要一窝蜂地赶时髦去拾别人的牙慧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