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中国的两种面貌

发表:2005-03-14 00:3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央社记者林琳纽约十三日讯)纽约时报指出,中国有两种面貌,一方面它希望让世界感觉是不具威胁性的崛起中的强权,同时共产党又不惜任何代价地阻止台湾独立,以免因在台湾问题上让步而失去政权。

评论指出,中国的领导人希望表现出温和巨人的形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到六百亿美元的外来投资及每年一千六百亿美元的对美贸易顺差。

上周二在北京的人大会议上提出的“反分裂国家法”草案显示出,中国为了其领土的完整,甚至不惜发动可能把美国卷入的战争。一位北京大学的外交政治专家指出,中国的社会精英了解,如果中国让国际社会感受到具有武力威胁,它很难崛起;然而,如果台湾脱离中国,中国的崛起也有困难。他认为,除非中国以武力相胁,台湾将会脱离中国。

评论引述多位分析家,指出中国并没有当下即动摇世界秩序或是挑战美国的野心。华盛顿也希望能维持现状。不过,台湾的问题却让中国侵略性的本能显现,结果可能不堪想像。

中国因为倾力于经济发展,让美国负责维护地区性和全球的安全,所以能快速繁荣。北京虽然有时会批评美国是霸权,它的领导人却预见美国强权掌控的局面会延续到二十一世纪,至少在中国成为一个中产阶级社会之前。

前美国国家安全会议官员,目前在乔治城大学任教的劳勃.苏特指出,中国希望和平崛起,因为不得不然。他认为,中国已做过成本分析,发现要和美国打对台成本太高。

中国也频频与大国磨合关系,最近才和印度及俄罗斯解决了疆界的纠纷,对于南中国海海域的问题也和缓处理,和东南亚国家缔结贸易协定,甚至增加对外国的援助。

  评论指出,中国对台湾的态度是一大例外。由于台湾独立运动的声势看涨,北京与台湾的关系日益恶劣。两岸间紧张情势升高,也是因为台湾表现出民主社会可能有的不同反应,北京方面丝毫不能包容。

  中国对台湾的策略似乎就局限于,如果台湾试图独立,中国就发动攻击。反分裂国家法也就是要让台湾知道,如果台湾更改国号或是宪法中关键敏感的条文,就难免要一战。

评论指出,就某些程度而言,中国仍是以言辞恐吓。长久以来中国对台独屡屡放言威吓,所以包括陈水扁及多位台湾的政治人物多多少少已看轻了中国的威胁。他们认为,中国不会真正发动攻击,因为它更关注于内部的发展及二零零八年的奥运,同时也会避免与美国冲突。

  评论引述一位在北京的欧洲外交官,指出中国拟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不只是可能提高爆发冲突的风险,也可能让欧盟国家延后取消对中国的军售禁令。

中国与日本的关系最近也面临考验。日本侵华的历史一直是仇恨的渊源。最近日本发现中国潜艇侵入其海域,也许是研究万一因台湾问题爆发海战时的因应,也可能是探勘能源。日本在二月间与美国发表提到防卫台湾的共同声明,也让北京大为愤怒。

  华盛顿战略及国际研究中心的中国问题专家葛莱仪指出,北京方面对于一些他们认为是攸关重大利益的问题,已经愈来愈没有商量的余地。日本、能源及台湾的问题都反映出中国愈来愈诉诸民族主义的倾向。

  评论指出,中国目前在国际上呈现两个面貌,一方面要坚持十九世纪的主权观念及历史的命运,同时又希望表现出二十一世纪的全球整合的观念。推出反分裂国家法,让人感觉似乎走回头路的势力占了上风。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