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美国:北美洋插队 涨价篇

发表:2005-03-14 03:5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记得九四年时,在北京一个人吃一顿麦当劳要用去三十来块人民币。与五块钱一大碗的加州牛肉面相比,算是很奢侈的消费了。但是,当一家三口人品着热气腾腾的炸薯条和咬一口一嘴儿香的奶酪,以及异国情调的环境,感觉上还是物超所值的。

十年前初到美国时,我们一家三口还是喜欢时不时地光顾麦当劳。不到五美元就可吃一份麦当劳对我们穷学生来说,可算是某种意义的口味改善了。美国的麦当劳品种比北京的多,花样也多。比如我喜欢的Fillet Fish (鱼片汉堡)就夹有生菜叶,酸黄瓜,还有色拉酱。薯条和饮料有大中小和超大等不同尺寸。不过,当初那种享受麦当劳的感觉全然没有了。

随着和女儿年纪的增加,因为要保持好身材,她对麦当劳不再有了当初那种不时渴望的要求。我和妻子也因人过四十,要重视饮食健康的问题。我们光顾麦当劳的机会就愈来愈少了。有时我们想,如果人人都和我们一样想,这麦当劳可怎么生存呀。

终于有一天,一家人被一家离家不远新开张的麦当劳所蛊惑,又重新燃起了吃一顿麦当劳的激情。大家高高兴兴地来到这家麦当劳。女儿要了她喜爱的脆炸鸡汉堡。妻子要了鸡肉色拉,她永远是信奉多吃蔬菜。我还是要了我钟情的鱼片汉堡。在等待的时刻,我在心里回忆着过去美好的麦当劳经历,努力想找回一点昔日那种享受麦当劳的感觉。

“三十四号” 随着收款员的一声吆喝,我们拿到了我们各自的餐包。

妻子第一个拿出她的色拉。“这么小,就要五块多钱。”

“新品种,你没办法对比。” 我试着去安慰她。

“这是大SIZE的薯条吗?比Burger King的还小。什么东西吗。” 妻子看着女儿手中的炸薯条又继续抱怨道。

“行了,行了。吃你的就得了。这么大一杯色拉还堵不住你的嘴。” 我嘴上开导着妻子。 心里也早已没了享用一顿晚餐的感觉。 只想吃完快点离开。

吃完了薯条,我打开了我的汉堡包的包装盒,期待着去看到我熟悉的鱼片汉堡包。

“哎呀,这麦当劳快要关门了。”这次,是我抱怨起来了。因为在我的鱼片汉堡包汉堡包中,除了鱼片之外,生菜叶和酸黄瓜都全然不见了踪影。而且,这面包小到了与早餐的小饼一般。

“不来了,我是再不会来了。” 女儿也嚷了起来。

“难道,麦当劳的企业文化改变了?还是这世界本来就是这样?”我在离开麦当劳时这样自己问着自己。

金一/新大陆2005年三月于美国康涅狄格州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