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大学生压岁钱调查:60亿压岁钱花哪儿了?

发表:2005-03-14 16:1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寒冬腊月至,又到过年时,也是每年的这个时候,回到老家和父母身边的大学生们,是不是在心里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今年的压岁钱能有多少啊?到时该买些什么“装备”呢? 

  春节前,《大学周刊》通过报纸、网站公布调查表,在全国十城市(北京、广州、上海、成都、重庆、西安、太原、长沙、武汉、郑州)发放问卷调查共计8万份。并通过特派记者、校园记者随机采访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的上百名大学生。截至2005年2月23日,编辑部共收到有效调查表反馈25621张。三大袋满满的调查表从各地飞到编辑们的办公桌上。通过对数万份调查表反馈和近十万字的采访素材进行整理、分析,当代中国大学生“压岁钱”的初步状况开始在我们面前逐渐清晰起来。   

  全国大学生今春压岁钱60亿 大学生压岁钱收入惊人   

  本次“《大学周刊》全国大学生压岁钱调查”共收到有效反馈25621份(相关图表请见A4版)。以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1900万人(据《2003年中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统计公报》)为基数,利用数理统计学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统计方法,从所有调查表反馈中抽取800份有效样本,去掉数值最高和最低的样本后,计算出压岁钱平均值,再乘以大学生总人数,我们推算出2005年春节全国大学生收到压岁钱总量约为:60亿元人民币。   

  这一总量与去年(大学周刊统计47亿元人民币)相比,有较大幅度提升。除宏观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继续提高外,贫困生群体压岁钱收入的变化是影响今年压岁钱总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贫困生(特别是未回家过年的贫困生)过年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所在学校前所未有的关注。如湖北省部分学校在省委的建议下给留守贫困生发放了百元以上的压岁钱,福州大学寒假留校的贫困生则得到了每人200元的压岁钱等等。   

  而从抽样样本分析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压岁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  

  “两极分化” 突显   

  “我今年的压岁钱已经5000多元,差不多赶上了一年的学费!”广州大学大二的李毅兴奋地向他的同学们“通报”这个喜讯。而他的同学们,有的拿得比他还多,正准备去买数码相机,有的只拿了几百,还有的一分钱都没有。   

  根据调查,有28.7%的大学生没有拿到一分压岁钱;8.6%的红包总额低于500元;1000-2000元的达到16.3%;2000-4000元的也有12.5%;还有5.5%的红包数居然超过了4000元。   

  大学生们的压岁钱,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呢?一位没有拿到红包的学生说:“感觉自己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不应该再要长辈们的钱了。我平时也不缺钱花,有空还做做兼职、家教什么的。过年还给几个侄子侄女每人发了20块钱。这种成为大人的感觉,其实很好。”   

  另一位据说拿到了5000多元的同学告诉记者,自己的家境本来就优越,父母结交的朋友们大多出手豪爽,动不动就千儿八百地往他手里塞钱。他也乐得接受。“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嘛,多多益善啊。他们给得开心,我拿得更开心。”他笑着说。   

  家庭情况、对压岁钱的理解是大学生压岁钱“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   

  两极分化体现认识偏差   

  “压岁钱两极分化的情况也体现出中国家长在对待子女独立性的问题上还存在着偏差。”北京教育研究院的张宁副研究员认为现在给大学生的压岁钱金额应该有一定限度,并合理地指导消费。   

  根据我国传统的习俗,压岁钱是中华民族重礼仪重情谊的典型载体。一般家长总认为,大学生没有经济收入,只要没有成家立业就是“孩子”,所以给压岁钱是理所应当。但按照目前的教育体制,一个大学生入校时一般都18岁左右,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人们约定俗成的观念中,都已是完全独立的成年人,所以对于家长而言,大量的给压岁钱对于促进子女的独立性和奋斗精神却起了不利的作用。  

  60亿压岁钱花在哪里?   

  服装:65% MP3播放器:24% 书籍:49.7%   

  根据随机采访和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春节压岁钱花费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购买消费品居多,服装消费为首   

  “《大学周刊》2005年大学生压岁钱调查”结果显示,在处理压岁钱的方式上,“购物消费”以81.6%的选择率远远领先于其他消费方式,而“用压岁钱购买的消费品”选项中则有66.0%的调查者选择了服装,选择购买手机、电脑、MP3等数码产品的大学生也为数不少。   

  家在陕西西安的大学生杨昊宇今年得到了近万元的丰厚红包,他向记者列出了这样的消费明细:   

  为过年置新衣花了2000多元,包括在世纪金花百货商场买了一套800元的G2休闲服,一双休闲皮鞋500元,另外花700元买了一套耐克运动服;   

  花2600元换了一部新的NEC手机;春节前请一伙同学吃饭用了300元,大年初三高中同学聚会花了900元;给一位朋友送生日礼物,花500元买了一瓶CD香水。这些都是杨昊宇列得出来的钱,其它一些零用钱都没算。   

  如今赚大学生的压岁钱早已成了节后任何一个商家整体营销战略当中重要的一环。重庆苏宁电器市场部的冯英向记者表示,商场数码产品开年的第一个旺季就是由这些大学生们带来的,大学生消费占大多数,春节期间,很多大学生或者结伴而来,而选购的产品以电脑、MP3播放器、手机为主。   

  “女人和孩子的钱好赚,大学生的钱更好赚”,本着这一理念,精明的商家在春节期间推出一系列时尚的服装。许多商场生意火爆。价位不菲的名牌服饰受到大学生的特别青睐。重庆解放碑太平洋商城的一位经营者对记者说:“春节期间近五成左右的服装是大学生光顾的。”“他们一般不计较价格,购买的服装价位通常在 100-500元左右。”   

  “学生在这段时间有钱有闲,许多商家都会在这段时间做足学生消费市场文章。而大学生正是里面的消费主体。”一位商场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而据业内人士预计,今年节后学生消费市场将随着学校假期的延长而持续火爆,至少要延迟到正月十五以后。

  盲目消费值得关注   

  压岁钱到手了,下一步的问题就是怎么花。调查结果显示,尽管随着近几年来国内经济和城市基础建设的迅猛发展,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大大扩展,经济意识逐渐增强,开始逐渐具备一定的理财观念,但仍然普遍存在盲目消费和消费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北京大学大二学生程冲告诉记者,自己春节十多天的假期除了与家人团聚,就是把时间耗在同学聚会上,照她的话说,是“夜夜笙歌,醉生梦死”。当然,这样的 “感情交流”是要付出巨大物质代价的,“我2000多元的压岁钱全送给饭馆和卡拉OK厅了……” 程冲说这话时有些不好意思。   

  而刚好处于春节期间的“情人节”来临,更让大学生们不惜超高消费。罗伟便是提早返校陪恋人过情人节的大学生之一。“今年情人节我压岁钱比较多,送给女友的东西自然比去年上了一个档次,光玫瑰花就花了400多元,不要谈吃饭、逛街的花费了。”罗伟的回答非常坦然。   

  据调查,像程冲、罗伟这样盲目消费惊人的大学生并不是个案,整容、旅游、请客等等消费占大学生压岁钱的比例总体较大。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调查突显出来的压岁钱盲目消费值得社会关注。   

  开学后剩余压岁钱不少   

  调查显示,“开学后剩余的压岁钱”为零的学生占19.2%,但还有500元以上剩余压岁钱的大学生仍占调查比例的40.2%。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市场上的“年味”渐渐散去,商家们开始寻找新的消费亮点。新学期开学后,钱包鼓鼓的大学生已吸引到众多商家的目光。   

  而开学后剩余压岁钱流向则以资格证书培训、文化消费为主。大多数学生选择拿手中的余钱参加与专业有关或感兴趣的资格证书培训,另外,购买书籍也是他们的消费方向之一。  

  相对于假期中对压岁钱的大手大脚,大学生们的压岁钱在开学后显得更有价值。   

  潇洒消费助长不健康心理   

  大学生“压岁钱”种种不良消费迹象表明,我国的大学理财教育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北京教育研究院的张宁副研究员表示,从中国的传统习俗讲,压岁钱承担了非常重的社会功能。压岁钱的施与取,既表达了共度佳节、喜庆热闹的意思,也体现了中国的传统伦理,是对家族血缘关系的确认和对传统伦理的强调,但由于习俗的原因,大学生对压岁钱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在大学生看来,由于压岁钱往往是“不劳而获”,所以很少会有理财的意识。  

  其次,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来看,许多学生直到上大学才有机会独立花钱,理财意识以及能力都非常差。同时由于大学生普遍是成人,对于学生的压岁钱消费,家长往往不会或者不好意思进行干涉,同时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加上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所以造成了压岁钱处理不当的现象。  

  大学生该如何花压岁钱?  

  大学生该如何花压岁钱?智普咨询机构的个人理财顾问詹艳认为:   

  一、如果压岁钱数额较大,除了存成定期储蓄以外,还可以精打细算,选择增值快的理财方式,如享受利率优惠和免征利息所得税的教育储蓄。目前一年期教育储蓄利率2.25%,三年期3.24%,六年期3.6%。因为不需要扣利息税,这样的利率是实打实的,从投资的稳妥性来说,用压岁钱购买国债是最合适不过的,同时,各银行去年陆续推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用压岁钱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也非常可观。此外,也可用压岁钱购买邮票、纪念币甚至字画等兼具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的物品,这样不但能培养大学生对人文艺术的良好兴趣,其变现的收益也会高于普通投资。   

  二、可以考虑将其花费到自身充电学习上。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毕业生的自身能力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所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充电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随机采访一   

  王永毅(南京师范大学):用压岁钱讨好女友   

  看上去学生气很足的王永毅告诉记者:“今年是自己与女朋友相识的第一年,觉得非常有意义,打算给女朋友一个惊喜,送一束300多元的玫瑰花。且已经在西餐厅定了一桌520元的情人节套餐。”当记者问起,谁来负担这笔费用的时候,男孩坦言:“自己父母还不知道自己有了女朋友,肯定不能和他们要这笔钱,自己只有从今年亲戚给的2000多元压岁钱里挤出,作为情人节活动经费。春节和情人节‘撞车’,却给自己带来了充足的活动经费。”   

  随机采访二   

  陈果(郑州大学):防“腐败”家长要收压岁钱   

  陈果在老家成都市春熙路街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说起今年的压岁钱,他显得很无奈。   

  “命苦啊”,陈果跟记者开玩笑,“都开始规划3000多元压岁钱该怎么用了,老爸却以‘防止出去腐败’为由‘没收’了几乎全部的压岁钱,只留下500元给我零用”。   

  而家长也是用心良苦,“过完年,孩子们手里都有了钱,今天你请客,明天我请客,这是我们家长最害怕的,最让我们担心的是他们出去玩网络游戏或干一些坏事。”面对记者的采访,陈果的父亲如是说。  

  随机采访三   

  丁铃铃(上海交通大学):5000元买了个“滑雪年”  

  丁铃铃告诉记者,我是北方人,从小就喜欢北方冰天雪地。这个春节我和男朋友是在哈尔滨度过的,我们到了哈尔滨亚布力滑雪场,在那里疯耍了好几天,度过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滑雪年”。玩倒是玩得挺开心的,但在外吃住消费比较贵,后来回家一算,整整有5000元,这5000元都是我出的,男朋友没回家,自然没压岁钱。   

  随机采访四   

  凌燕(太原理工大学):压岁钱为美容买单   

  凌燕将春节压岁钱选择了用来整形。她告诉记者,由于自己体形较胖,穿衣服总是穿不出漂亮感觉来。这次春节将压岁钱和平时省下的生活费拿出来做抽脂手术,希望能变得瘦瘦的,以便于以后找工作和交朋友。   

  成年了,压岁钱收还是不收?   

  在西安交大上大三的周艺说,面对压岁钱,大学生这个年龄段比较尴尬,收吧,总觉得已是成人了,不收吧,在大人眼里还是孩子。   

  亲戚“好意”难拒绝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大一的小刘和这个年代大多数大学生一样,是家中的独子。从小父母家的亲戚都很疼爱他,每逢过年他都会收到很多压岁钱。小刘觉得自己上大学了,再收压岁钱有些不好意思,今年拒绝了,但是亲戚们还是硬让他拿着。他说,亲戚们的好意自己清楚,毕竟一年就这么一次相聚的机会,对于自己来说,过年收压岁钱的意义小,更多的是亲戚的爱意,这就让他很难拒绝了。   

  今年上研究生一年级的李鹃面对“好意”更是尴尬。他是亲戚里唯一的研究生,本科四年花销很大,加上又要读研究生,家里的负担很重。亲戚们过年都会给她压岁钱,拒绝时,大家都说你家里有困难,拿着用也替家里减少些负担。李鹃说,上了大学后的压岁钱,少了些“压岁”的意义,更多的是亲戚的“好意”,这就让自己更为难。   

  我们长大了,不要“压岁钱”   

  而在北京某高校上学的张然早在大一时便利用寒暑假打工,这让他更早地接触了社会,体验了父母赚钱的不易。自打工后,每当过年亲戚给他压岁钱时,他都拒绝了。张然认为,大学生本身就是成年人,思想上也应该成熟。小的时候不懂事,认为谁给钱多谁就对自己好,有时自己也胡花一通,根本没有想过父母是不是在给别的小孩压岁钱上出现“赤字”。现在上学要向家里要钱,过年更不应该再像小孩一样要压岁钱了,也算是为亲戚“减负”吧。  

  大二的小易的亲戚都是地道的农民。他自从上大学以来,再也没有收过压岁钱。“农村本来经济条件就不好,怎么还能增加亲戚们的负担啊。”,他对记者说。陕师大的田思进今年也感觉到突然间自己不属于孩子了,往年上千元的压岁钱今年就50元。田思进说,想收也没人给呀,不过这一变化让自己觉得长大了。  

  采访过程中,记者能感受到大学生们在压岁钱的问题上都会为家人着想。一位在外地上大学的同学的话更值得我们思考:家人给压岁钱更多的是关爱,我们应该懂事,不接受压岁钱或把压岁钱用在该用的地方。   

  让压岁钱回到象征意义时代   

  过年给晚辈发压岁钱,已经不经意间“约定俗成”,成为国人的惯例。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人派给孩子们的压岁钱也“水涨船高”,有消息称孩子每年收到的压岁钱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上万。 “除了呼吁孩子们要树立理财观念、合理支配压岁钱以外,大人给孩子派发压岁钱,不应该用数量多少来衡量,压岁钱的象征意义应该重于一切。”北京一位著名教育专家这样对记者说到。   

  在传统观念中,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更为常见的形式则是由长辈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时至今日,压岁钱的派发多采取后述一种形式,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往往变了味儿:长辈给晚辈“包利市”时摆阔,一掷千金,对这些钱的去向则不闻不问。  

  历经了无数风霜雪雨洗刷,已到了压岁钱回归其本义的时候了。大学生在尊重压岁钱的传统象征性意义的同时,应该向长辈表示,仅仅接受压岁钱的传统意义。   

  新闻背景   

  压岁钱的传说   

  大年除夕的晚上,很多孩子都能够得到压岁钱。为什么会得到压岁钱呢?这里有一个传说故事。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除夕夜里出来,专门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就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大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常常在除夕整夜亮灯不睡,这也叫做“守祟”。  

  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这年年三十晚上,为了防止祟来侵扰,这对老夫妻不睡觉,一直逗着孩子玩,他们用红纸包了几枚铜钱,包了拆,拆了包。但随着夜渐渐深了,小孩子受不了,先睡着了。这对老夫妻便把包好的几枚铜钱放在他的枕边。老夫妻年岁大,也熬不住,一看都已是四更天了,想来那祟该不会来伤害他们的孩子了吧!可他们刚一睡着,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妖就进了屋,就在他要用手摸孩子头的时候,突然孩子枕边发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   

  很快,这件事就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除夕夜里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乌丙安教授介绍说,旧时的压岁钱大多是用红线穿编的铜钱,在除夕吃过年夜饭之后,由尊长向晚辈发放,一般“压”在孩子们的枕头底下。古代压岁钱上多有各种各样代表吉祥的图案,如龙凤、双鱼、龟蛇、太极、龙马等,上边还刻有吉祥语。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