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中国央行副行长“空降”建设银行

发表:2005-03-20 06:0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政府宣布由中国央行(People's Bank of China)副行长郭树清担任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党委书记一职,以防止前董事长涉嫌贪污一事产生的不利影响在该行赴海外募股之前继续扩大。

建设银行网站的声明称,郭树清将担任党委书记一职。但目前尚不清楚郭树清是否还会接替本周三突然辞职的张恩照出任建设银行的新任董事长一职。

根据中国的官员体制,在国营企业内党委书记实际上就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在大型国有银行中,董事长和党委书记都由同一人担任。

郭树清此前兼任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一职不再担任。中国政府让金融监管高官入主建设银行具有“一石二鸟”的作用:一方面明确表明政府准备加强监管,提高该行的治理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建设银行今年准备在上海和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募集资金规模最高可达100亿美元,此举显然还旨在安抚外国投资者的不安情绪。

尽管建设银行的正式声明称张恩照因“个人原因”辞职,中国官方媒体这次破天荒地指出张恩照可能是遇到了麻烦。《经济日报》的报道称,建设银行管理层的调整给国有银行的老总们提了个醒,告诫他们切勿滥用手中的权力。《经济日报》援引中国银监会(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一位官员的讲话称,建设银行暴露出的问题应该为国有银行的高层管理者敲响警钟,提醒他们谨慎使用权力。但这位官员并未透露其他内容。

据知情的业内管理人士称,张恩照目前被关在北京的一家宾馆内,有关部门正在对他是否有贪污行为展开调查。

北京在安排张恩照的继任者方面必须慎之又慎。张恩照的前任王雪冰因先前在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的腐败行为于2002年被免去职务,2003年入狱。

虽然中国银行业正面临着改制成为世界一流商业银行的压力,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所有重要的人事安排都要由政府来决定。这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银行充当政府提款机、不考虑商业价值就为国有企业发放贷款──遗留下来的做法。

在张恩照离职后出任代理董事长一职的常振明在建设银行网站的声明中表示,“中央决定派郭树清同志来建设银行工作,充分说明了中央对建设银行工作的高度重视。”

声明还表示,郭树清来建设银行工作“对稳定全行思想,保证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造和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央行目前牢牢地掌控着准备赴海外上市的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在为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总计注资450亿美元、帮助它们削减不良贷款之后,中国央行的一家下属企业实际上控制着这两家银行全部的股份。

这两家银行都希望在公开上市前、吸引大型国际金融机构成为战略投资者。它们渴望获得数亿美元的投资以及宝贵的管理经验。但业内分析师指出,建设银行的最新丑闻有可能加深外国投资者的风险担忧,使他们调低愿意支付的认股价。还有一些人士甚至认为,上市计划有可能推后。

中国政府领导人已经在公开场合对国内银行业的改革进程表示了不满,他们还对某些银行高层管理者的能力提出了质疑。为坏帐充斥的银行业引入现代化风险管理和信贷控制机制,对于银行业占主导地位的中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原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的郭树清入主建设银行,可能会在金融市场上掀起波澜,因为此时正值各种关于中国准备调整外汇体制的传闻满天飞的敏感时刻。

包括游资在内的入境资本猛增给中国政府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形势增添了难度。有关北京准备通过放宽外汇体制来缓解货币供应量上升压力的猜测正愈演愈烈。过去几周里,有报道援引时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的讲话称,中国正在对外汇体系进行改革,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