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时报:人民币升值又成市场焦点

发表:2005-05-11 03:4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近日,中国人民币汇率再一次成为香港股市市场人士关注的焦点。甚至有消息称,人民币可能会在5月18日升值。但有经济分析员认为,中国中央政府如果急于调整人民币汇率,有可能会扺消为房市降温的效果。无论人民币升值传言是否属实,“5.18”人民币可能会升值的消息传出前,香港股市市场已有热钱流入的迹象。

1994年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钉在8.28左右。但今年以来,市场一直有传言预测,中国今年将调整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汇率机制。随着市场近期的一些消息,有关问题更是愈炒愈热。

美国财政部在5月9日与中国中央银行的代表团在华盛顿会面,讨论浮动汇率等议题。美国财政部长詹·斯诺5月6日在接受电视访问时表示:“他们已承诺要采行更具弹性的外汇制度,我希望他们能尽快行动。”因为上述消息,市场有关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再度传开。

中国总理温家宝曾在3月14日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对中外记者表示人民币变动会“出其不意”。温家宝的这番言论引起国际多方面对人民币有颇多的推测。市场亦有共识,人民币迟早会升值,但其升值的时间和幅度仍末有确实的官方答案。

在这个敏感时刻,香港《信报》在5月9日引述摩根大通亚太董事总经理、中国投资战略研究主管兼首席经济师龚方雄指出,中国将在5月18日增加外汇交易币种,并有可能在同一天改变人民币汇率机制。

有迹象显示,有热钱在人民币升值消息传出之前,已流入香港。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出席5月6日的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时表示,炒作人民币升值的热钱持续流入。

东亚银行首席经济师邓世安认为,现阶段并不是调整人民币的汇率的好时机,所以人民币在5月18日升值的机会是不可能的。

邓世安指出:人民币要升值的先决条件,是要先令房地产降温。他指出,现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仍未软着陆,如果现时人民币升值,市场人士会趋向憧憬再次升值,热钱亦会随之加剧流入市场,抵消中央要房地产降温政策的效果。

温家宝在4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会进一步采取综合措施,有效控制房地产投资。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要降温,是中央早已落定的政策。

邓世安表示,除了国内的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要解决之外,今年国内银行改革的首要要做的事便是要使国有银行中国银行及中国建设银行上市。他认为中央在这重大的银行改革的时期调整汇率的看法是令人置疑。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鸣教授指出,认为最阻碍人民币升值的是中国银行所持有的美国债券。他指出,中国银行体制买了不少美国债券,如果人民币升值,那么银行该批美国债券的资产的部份便会有所贬值,不利于寻求上市的国有银行。

雷鼎鸣教授补充,人民币的升值的幅度是由中央以行政手段来决定,非由市场自己决定的。从市场角度来看,人民币被低估至少5至6%,短期升幅应该是5-6%,但以购买力来评值的话,人民币被低估了四倍,因为现在1美元在中国的购买力相当于4美元。

雷教授认为现时中央就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正处于两难的局面。

他说:“以中央政府过去的做法,是一步步来调整”。他续称,若一次过调整人民币,则恐怕会引至失控。但一步步来话,虽然不至于失控,但亦有其缺点,就是给炒家有机可乘,因为投机者会趁机炒买人民币。

至于人民币何时会升值,雷教授表示无法估计。而邓世安预期,最快的时间是在今年年尾。他指出现时虽然美国和欧洲都希望人民币升值,但中国现阶段是没有调整人民币的迫切性。

时富证券资产管理投资总监刘仲坤认为:5.18的消息流出市场后,热钱相对2004年第4季是比较少,这是因为人民币的升值的时间表还未出台,市场的风险因素相对增加,市场人士比较审慎。

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5月10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人民币升值3%-5%,中国今年出口增幅将下滑至10%以下,远低于2004年的35.4%。

摩根士丹利一份研究报告则认为,人民币升值将损害大部分中国出口商,但货源来自中国的大型零售商凭藉其巨大容量和讨价能力,可将部分损失推回给生产企业,或转嫁给最终顾客。

该报告指,人民币升值不利于生产基地设在中国的出口企业,因为他们的收入以美元计算,而成本主要以人民币计算。

摩根士丹利举例指出,人民币升值对于纺织企业福田实业(HK0420)带来的风险很大,人民币升值1%将令其今年收益减少4%;相比之下,康师傅(HK.0322)因部分成本以美元计价,升值1%反而使其收益提高4%。

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大约始于2002年初。随着美国总统选举的临近,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将会日渐强烈,美国工会及纺织业亦会向总统候选人施加压力为求向中国采取强硬的贸易政策。

不少分析都以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庞大,作为人民币应该升值的理据。于2000至2003年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上升48%至1,240亿美元,占美国总贸易赤字25.3%。这些数据令不少分析以为中国出口是导致美国贸易赤字上升及职位流失的主因。

但是,有研究结果指出亚太区内贸易模式结构性的转变,才是引致中美贸易逆差扩张的主要原因。由于生产成本低廉,近年来许多生产商将低技术的生产工序迁往中国内地。在这转变过程中,中国逐渐取代台湾、日本及南韩,成为区内生产链中的最后一站。因此,单看中美贸易逆差未必能够充份理解中国出口在美国贸易赤字的问题上所扮演的真正角色。事实上,自2000年起,美国与太平洋国家的贸易赤字也只是窄幅徘徊。

虽然市场不断传出有关人民币汇率的消息,但不少分析都指过去的传言都属“狼来了”,最后并没有真正出现。不过,明显地也有投机人士正在等待着这个“出其不意”的一刻。

亚洲时报 徐国贞 撰文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