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姐姐们"e"举走红 这是错位自恋的一场大闹剧

发表:2005-07-11 19:3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BBC 中国事务特约撰稿人江迅/这段时间,一个游离于虚妄和现实的魅女,吸引了无数网络眼球,掀起了一场网络狂欢。这位正越走越红的网络魅女就是芙蓉姐姐。她的博客日志,向所有人开放她的并不起眼而有点土气的照片,开放她的并不出彩而有点俗气的文字,开放她对自己的迷恋。每天的每一刻,至少有5000人同时在线,夜以继日等待她的消息,八卦着她的点滴。有关她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被广泛传阅,遍布网络每一个角落。

这是错位自恋,是一场大波澜、一场大闹剧、是一场平民化的交互式娱乐活动。

芙蓉姐姐的相貌和身材,并不出众,只能勉强说平庸普通。她自认是不得志的才女,用笨拙的舞姿和相当成熟的身子,映衬所谓的"冰清玉洁"。她的一招一式往往夸张搞笑,许多言行让人根本无法理解。她的特殊魅力在于"超级自恋"。她的"经典语录"层出不穷。"芙蓉教"也随这股风潮迅速崛起,好事的网民尊她为"教主"而自称"小莲蓬"。有网民编撰了"芙蓉教"的《入门手册》,还有网民以"大学求实精神成立了'研究生课程',以考证芙蓉姐姐的真实生活"。用网民的话说孟"芙蓉一出,谁与争锋。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芙蓉姐姐的走红,源起网上社区"清华水木",红自"天涯论坛",因她"妖娆的S型照片"和"狂舞清华"的视频片断,一跃而成网络上炙手可热的"明星"。被不少网民指为"傻女"的芙蓉姐姐究竟是"谁",说实话,谁都说不准确,就连她的自传,或许只能相信一半。关于她,网民流传的版本不一,神奇故事说法各异。不过,即使如此,也先用几句话为还不了解芙蓉姐姐的人"扫盲"孟她生于1977年7月19日;网名孟火冰可儿;昵称孟水媚妖姬。她是游荡在北京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边缘人,三次考研究生失败,暂时"在有关出版社当图书编辑"。她从小自认"出名是迟早的事","时候未到,蛹还未能变成蝴蝶"。在她走红两三个月后,经她原先的同学报料,有传媒才披露孟她原名史恒侠,陕西省武功县史家村人,曾是原陕西工学院机电工程系96级学生,在一次严重车祸中受过伤。

心态平和

关于她的争论,整日在BBS上热闹非凡,赞誉的、讥讽的、挖苦的、同情的、嗤之以鼻的、义愤填膺的……不过,她"毫无保留,无视非议,不争论、不辩解、不骂人、不纠正、心胸宽广、心正意诚、"任你争得怒发冲冠,照旧我行我素,从而更是颠倒了网络众生。

早些日子,她刚刚拍完一部电影短片,成了各大媒体追逐的焦点;日前她参加一部电影演员海选,已进入前200强;今天,她又被广东南方电视台综艺频道 TVS3看中,邀她为一档游戏娱乐节目《敢拼才会赢》的主持人……她的"明星梦"竟然一步步实现。她说孟我的走红,就是因为我勇敢。在这流行"敢问路在何方"的年代,还是要更多相信自己,敢拚才会赢啊。这话倒是掷地有声。

顾影自怜的芙蓉姐姐,只是近阶段的网络"明星",之前有"木子美"的公开性史,"竹影青瞳"私情告白,"菊花姐姐"的豪放不羁,还有"流氓燕"、"红衣教主"等等,有人称"四大红人",有人称"六朵金花",对这一"姐姐现象",不少人从不同角度作了解读孟姐姐们的走红说明了什么;迅速走红娱乐圈的"审丑" 意义;挖掘俗中见雅的文化价值;"反偶像"是闹剧还是侮辱;芙蓉姐姐的反封建理念和社会文化思考……

网络红人,"e"举成名。电子邮件、网上论坛、实时通讯、网络日记都铺天盖地地参与了"姐姐们"走红的炒作。

互联网技术尚未全面进入下一代,网络传播方式已更新到第四代孟Email(电子邮件)、BBS(网上论坛)、IM(QQ、MSN等实时通讯工具)、 Blog(网络日记,即"博客")。也有人认为,Email是第一代互联网,第二代是链接中互动,包括博客在内,因为是给浏览者提供自己的链接。三年前出现的"书签"(bookmark)的概念,浏览者可参与而决定书签的内容,而后,Tag应运而生,这是互联网第三代。

网络新潮正向人们席卷而来。不管对网络传播方式如何分代,无论是传统网络,还是时下的网络新浪潮,它们的功能都具备联络你我,互通情意,自我宣泄,自我表现。在MSN上,你可以与好友随时对话,说自己平时说不出嘴的话;在博客上,写自己的给别人看的日记。互联网原本就是具有自恋特性的传播工具。网络冲击着现实,网络总是要吸引越多越好的眼球。网络时代容易发生的事,无疑是扎堆聚在一起,对某一件事,评头论足,褒贬不一、兴妖作怪、纠缠不清。

当下,学生已步入暑期生活,网络电台成了青少年的新宠。上海一项最新调查,上海互联网上至少有上百家网友自创的民间网络电台。有专家说,"大众传媒将被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BBS里的言论,MSN里的聊天记录, Blog里讲述自己的故事,网络和现实中的藩篱终被打破。不用很久,世界上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人媒体,发布有关自己的内容。

未来的网络,肯定比今天更发达、更完善。网络新潮的特征是互动而非中心化,打破存在于网络和现实中的封闭。以后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并非一定透过网站,特别是那些门户网站,网络新技术令每个人都是信息的获得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也许再过若干年,人人真实在线,都会在网络上绘声绘色表现自己,人们对"姐姐们 "的出现,也不再会大惊小怪而习以为常了。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