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将实行实名制:中国网民群起反对

发表:2005-07-27 19:1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近日中国有媒体报道称“QQ将实行实名制”,引起各方关注。实名制的话题提出后,遭到了中国部分业内专家的反对,其中网民反对的声音最大。一场由是否实行互联网实名制引起的风暴,正在席卷中国各大网站。

综合中国网络消息报导,近日从腾讯公司获悉,腾讯公司将根据深圳公安局《关于开展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配合深圳公安局对腾讯开展的网络公共信息服务进行整理,并将于近期对QQ群的创建者和管理员进行实名登记工作。

所谓的“实名制”,就是网民要用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注册并通过验证后,才能在各网站的留言板上发言。消息传出后,许多网民担心网络实名制会“传染”到其他互联网的应用上。

腾讯公司公关部渠毅表示,即将实行网络实名制的是QQ群的创建者和管理员,并不是网上所说的所有QQ使用者,网民不必过分担心。渠毅还说,目前关于QQ群管理员和建立者实名制的流程正在与公安机关进行商榷,预计8月开始实行,相信会以一种大家均可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检验。

在记者采访的网民当中,多数网民表达了对实行网络实名制的反对。“违规的内容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工监测的方式来解决。网络实名制会限制一些网民在网上发言的积极性和方式。”有网民这样表示。

TOM在线的一位张姓员工表示,针对管理上的安全需要就提出实名制,有违互联网的初衷,互联网上曾经流传一句话:你不知道和你在网上聊天的是一只狗还是一个人,如果知道的话就失去互联网的意义了。而来自某媒体的资深网民李先生对于网络实名制比较反感,因为这样的话必然要键入自己的个人信息,而一些病毒和机构就专门窃取这方面的信息。

新浪网总编辑、资深副总裁陈彤表示,短时间内建立起来这样的管理平台还不太现实。“网络实名主要是针对一些违法和反动的言论,这些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加强监管来实现的。”陈彤说。陈彤认为,对于网络管理员新浪一直要求实名管理,但是不一定要求全民实名制。腾讯的此次通告只是个案现象,并不能作为趋势来看待。

雅虎中国通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毛新表示,QQ群已经成为一个小社区,这样的管理有利于国家对相关言论的监督。“目前雅虎通还没有类似QQ群的功能,如果有的话肯定会按照国家的规定去做。”毛新对记者表示。

互联网分析师吕伟钢说,实行实名制是扼杀互联网活力的一种做法。他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特征,在虚拟世界里同样存在自己的特性。人们大多希望自己在网络中的形象能够与现实生活中不同。互联网给了人们实现梦想的机会,让网民可以暂时摆脱现实生活中各种禁锢和束缚,把梦想中不能实现的各种想法表达出来。这也是互联网的实质。

腾讯方面也表示,开展实名制工作是根据深圳市公安局《关于开展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所做出的决定。从这点来看,实行实名制的主要目的还是打击网络犯罪。对此,吕伟钢表示,打击网络欺诈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实行实名制,而在于网上如何监控和网下如何治理。同时,多数互联网专家也认为,互联网实名制可以实行,但应该“实名”与“匿名”并行。

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认为,实行实名制让网民多了一种选择。特别是对于电子商务用户来说,实行实名制可以增加可信度,能够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但是,对于论坛等领域,网民并不一定喜欢留下真实姓名。网络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重要的是让网民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权利。

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博客中国创办人方兴东也表示,网络实名制应该是一个过程,他本人并不赞成互联网全面实行实名制的“一刀切”做法。博客中国是国内知名论坛社区,方兴东表示,尽管博客中国实行的也是实名制的机制,但并没有强制网民使用真实姓名,“网上论坛是为了让网民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些人有顾虑,并不愿使用真名。因此实名制可以鼓励使用,但不能强制执行。”

方兴东表示,互联网本身是全球性的,如果国内网站全面要求实行实名制,那么可能很多网民都会到国外网站上去发表言论,那么对于国内互联网来说,是一种客户流失,不利于促进产业的发展。

互联网法律专家于国富律师认为,中国全面实行实名制的可能性不大。从我国立法的推进来看,如果要想实行实名制,肯定也是先低层次、小范围地搞试点,如果可行的话,再去推广。于国富也表示,有关部门应该通过对网站论坛经营者的不断规范来达到维护网络治安的目的,而不是靠全面实行实名制来制止网络犯罪。例如可以对不同的网站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措施。

IT社区Do new s创始人刘韧日说,中国网民超过了1亿人,每个人掌握互联网的能力非常不一致,对互联网的理解参差不齐。全面实行实名制的难度相当大。主管部门要求实行实名制,是要利用各种手段打击那些网络犯罪,而不是限制大多数人的自由。但打击网络犯罪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例如现在一些网站正在招聘“网警”,而且“网警”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他们也可以起到打击网络犯罪的作用。

事实上,早在2003年,当时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李希光,就提出了网络实名制的主张。其理由是:你不能因为是在网上,就可以发匿名的东西,就随便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这同样要承担名誉损害责任的。

在上网实名制问题上,中国高校已经先行一步。在2004年教育部的“17号文件”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实名制”成为白底黑字的说法。2005年,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被教育部树立为高校BBS向实名制校内交流平台转变的典型。随后,北大未名、南大小百合、复旦日月光华等高校BBS都开始按照实名制进行操作。

针对即将实施的网络实名制,专家也认为不应该施行“全民实名制”。中科院管理学院副院长、互联网评论家吕本富先生认为网络实名制有利有弊。一方面是可以对一些不良信息和言论进行管理;不利的地方是网络实名制可能会限制互联网的活力。他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实行分级管理,可以在一些大的网站实行实名制,小的论坛可以不实行,给大家留下任意灌水的空间。”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