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公开信:谁来纠正中国传媒大学(广播学院)的怪现象和乱收费

发表:2005-09-01 15:2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该校部分院系学生会的公开信

教育部和国家纪检部门:

我们是中国传媒大学即原北京广播学院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自从考入这所大学以来,一件件接连发生的怪现象令我们深为不安和气愤,曾多次通过有关途径向本校领导和老师反映意见和建议,希望予以改善和纠正,但最终不是推委扯皮,就是强词夺理,视学生的正当权益于不顾。尽管家丑不可外扬,我们也一忍再忍,但却总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而且愈加变本加厉。因此,我们只能通过公开信的形式,向国家的主管部门和全社会呼吁,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必须立即纠正。现把我们的意见反映如下,让国家主管部门和全社会来评评理。

一、不按教学计划进行授课。教师缺失严重。本校几个二级学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此种问题。我们是交了足额学费的,但却没有在相应的时间内得到相关知识,这个损失谁来弥补?怎样弥补?应该向同学们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补偿。

二、一些本该是所属专业课范畴的课程为什么要巧立名目,设置为所谓的“辅修课”,而且要加倍收取额外的学费?这种做法实在不合情理,实有敲诈的嫌疑!与进了颐和园内的园中园还要再收取门票十分雷同,此种现象实在不应该在大学的校园内蔓延开来。

三、学生交热水使用费在全国其他高校虽少有所闻,但也是个别学校的下作做法,而我们一入校就听本校也有这么一说,既然进了庙就随和尚吧,我们认了。但后来本校又增加了新规定,学生还要缴纳用电费!这种做法根据什么?是哪个部门的规定?我们所交纳的成千上万的学费原来还不包括水电费的呀!真让我们眩晕!这规定不可耻吗?

四、从上学期开始,在校园宿舍内上网又开始收费了,而且还规定要按照上网数据流量来定额收取费用!这可以说是全国高校的首创吧!互联网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传媒之一,是我们学习现代传媒知识十分重要的渠道,这种限制数据流量而又收取费用的做法,就如同掐断我们的脖子一样。你们是否知道,我们很多同学已开始勒紧裤腰带,把省下来的钱用于上网学习。我们更纳闷,这项收费标准是根据什么价格理论核定的?据我们所知,国家工商总局只为市井街巷中的网吧核定过收费标准,难道我们曾经所向往所热爱的这所大学也被视同了网吧不成?真叫人笑掉大牙啊!回家我们都不好意思跟父母说啊。

五、交纳学费实行强制划卡制,很让我们害怕。开学伊始,学校发出通知,让我们把学费存入指定的农业银行卡的个人帐户里,我们照做了,但当我们信用卡里的学费被划走后要求学校开出收款证明时,得到的答复是,到银行去要划款凭证。天下哪有这个理?我们真的很弄不懂了,我们在没有亲自输入个人信用卡密码的情况下,人家(学校和银行)就可以把你卡里的钱划走,而且连凭证还拿不到。这跟抢劫有什么不同?这实在是很蹊跷,也太离谱了。我们实在不愿意引申联想,万一个别人联手贪污,万一个别人就是耍赖不承认划款,我们可就白白丢失了大把的银子了。退两万步讲,即使不出现这类万一,也起码是对我们学生和家长的不尊重,我们信用卡的密码已不在可能保护我们的隐私,同时也是对现代信用制度的无知或漠视。希望尽快由校方主动出据有效的收款证明凭证。下不为例是盼。

以上反映的这些问题,说到底就是向钱看和缺乏责任心的问题。乱收费和不作为是教育界的顽症,招致全社会的一片叫骂声,应该引起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应及时有效地遏止。我们十分珍惜我校的传统声誉,由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和著名学者奠基和构筑起来的这所大学校决不该如此地被糟蹋下去!

谨此。

中国传媒大学部分院系的学生会
2005年9月1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