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遭唱片公司集体围攻 免费下载音乐可能终结

发表:2005-09-26 13:4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继近日股价在纳斯达克暴跌之后,百度又遭法律诉讼缠身。9月16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对上海步升诉百度侵犯音乐著作权一案做出一审判决,百度被判侵权成立,被判赔付对方6.8万元,并停止所有侵权的MP3歌曲下载服务。

  步升告百度的官司余波未平,又传来百度遭百代唱片、华纳唱片、环球唱片以及索尼BMG 等全球最知名的四大唱片公司联合起诉的消息,四大唱片公司起诉百度侵犯了它们数百首歌曲的版权。其中,华纳唱片、百代唱片以及环球唱片均于今年7月提起诉讼,索尼BMG则于9月8日刚刚提起诉讼,这对中国的网络新贵百度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百度与众唱片公司能否和解,网络搜索公司与唱片公司能否找到双赢的合作模式,成为业内讨论的热点。

  百度认为自己提供的只是访问链接技术,而不是提供盗版音乐的始作俑者

  祸起MP3

  依据北京市海淀区法院的判决,自判决生效之日起,百度公司应立即停止在其网站上提供34首侵权歌曲的访问链接;同时,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被告赔偿原告上海步升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6.8万元。此一判决意味着,百度为每首歌曲支付了2000元的版权使用费,而用户将无法再通过百度的 MP3搜索服务免费下载这34首歌曲。

  早在百度上市之前,在它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供的招股说明书中就已说明,两家中国音乐公司已经提起诉讼,指控该公司的MP3搜索涉嫌侵权,其中一家就是步升公司。百度在招股说明书中称:“我们可能会面临知识产权纠纷,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投入时间和资金为自己辩护,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可能无法继续提供部分服务。”

  业内人士指,在这起MP3音乐著作权侵权案中的败诉,将对百度的业务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由于有消息称百度近30%的流量来自于MP3搜索服务,如果不再提供MP3这顿免费午餐,百度的流量将会减少,用户数大打折扣,最终会影响到客户的广告投放力度,从而削减百度的网络竞价广告收入。

  免费MP3下载

  搜索公司的原罪?

  对于法院的一审判决,百度表示不服,随即提起上诉。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称:“我想人们已经忘记了搜索引擎和下载网站之间的区别。我们仅仅为用户提供访问链接。”百度认为自己提供的只是访问链接技术,而不是提供盗版音乐的始作俑者。消息人士称,对于全球四大唱片公司的联合诉讼,百度正在私下里和对方积极磋商,寻求解决办法。

  除了在法律层面赴诸行动进行反击之外,百度还努力争取舆论上的支持,在一系列坏消息面前表现出了相当积极的态度。

  在法院判决前的9月14日,百度联手国内十余家知名唱片公司的负责人,相聚“2005华人数字音乐C3论坛”现场,就娱乐传播公司与网络传播的协作问题展开讨论。百度副总裁梁冬称:“这不仅仅是百度的问题,而是一个时代的问题,是全球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百度亟需行动的,是以自己的力量,携手娱乐唱片行业,促使事情向历史进步的方向加速发展。”9月21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版权联盟主办“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与行业发展座谈会”,百度高调出席,并重申了C3论坛上的观点。

  目前提供搜索服务的以百度、新浪、搜狐为主,而图书、影视作品的版权问题,都与音乐类似。今年3月,北京紫禁城影业状告搜狐擅自提供影片下载服务;7月,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因《十面埋伏》的链接起诉百度,9月,新鲜出炉的《哈利·波特6》中文版电子书出现在百度贴吧中,遭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指责。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地方。因为互联网非法下载让唱片业大受打击,美国RIAA(美国唱片协会)在欧美等地处罚了一些下载者。近日,国内最大的联机影音下载网台湾Kuro飞行网因被判侵犯著作权,三位负责人除了缴纳大笔罚金,还被判了刑。

  “如果有人用菜刀杀人,因为找不到杀人者,就惩罚卖菜刀的铁匠铺,说明我们的管理思路不对。”新浪网法律顾问谢国民律师表示,这种株连的方式在搜索引擎上表现的很明显,因为找不到盗版的侵权责任人,就让搜索公司当替罪羊。

  音乐将成互联网赢利新热点

  合作模式有待探讨

  业内人士认为,网络给音乐的传播带来了新方式,无论是作为娱乐制造商的唱片公司,还是作为音乐传播媒介的网络服务提供商,以及最终用户,都要面对现实,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三方共赢模式。

  “我们不想仅仅充当一个‘网络警察’的角色。”在21日举行的座谈会上,百代音乐版权(亚洲区)公司经理华山告诉记者,百代版权公司管理着全球180万首词曲权利,尽管网络盗版问题很严重,“但在中国至今我们没有起诉过任何一家搜索公司”。百代版权公司和百代唱片公司是同属于EMI集团的两个独立公司,此次起诉百度的是百代唱片而非百代版权公司。她表示,维权的形式有多种,诉讼并不是唯一的手段,而是一种“打补丁”的做法。“我们更希望与搜索公司建立正向的合作,而且一直在同他们探讨合作模式。”

  其实利用互联网修成正果的成功的歌曲和歌手其实并不乏见,如在互联网上流行一时的《就像老鼠爱大米》、《猪之歌》、《两只蝴蝶》、《丁香花》等等,其音乐原创人与制作人等,甚至获得上亿元的收入。而百度的“MP3”频道,在这些歌曲的流行中,功不可没。音乐界人士指出,这就是百度“MP3”存在的最为积极的意义,而这一点,“或许要等到若干年后,人们才能发现它的真正价值”。

  此外,手机彩铃音乐的下载更是已经成为众多互联网企业与唱片公司盈利的重要来源。据了解,一首优秀的彩铃音乐往往能给企业带来数百万元的收入,这一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唱片发行。业内人士介绍,正在使用和曾经使用过彩铃业务的消费者占30.3%。2004年国内彩铃业务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0亿元, 2005年彩铃业务收入将达到25亿到30亿元;2006年彩铃业务将进入成熟期,届时整个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元。

  中国音像协会的张金虎认为,如何保护版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又能使音乐作品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是利益主体要共同探讨的出路,但现阶段“不要指责搜索工具为版权人带来的烦恼,而要看到它为版权人带来的收获”。

  其实,国外收费音乐下载服务已经提供了成功的案例。2003年5月,苹果公司率先开通网上收费音乐下载服务网站iTunes,其时,苹果老板乔布斯已经从全球五大唱片公司那里拿到了100多万首歌曲的合同,互联网用户只要支付99美分,就可以从iTunes下载一首正版歌曲,苹果将收入的三分之二分成给唱片公司。苹果推出这一合法收费音乐下载服务后,几乎垄断了这一市场,如今每天从iTunes下载的歌曲高达250万首,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音乐销售渠道。今年8月,苹果与Google达成合作,通过Google提供苹果电脑和iPod用户的iTunes网上音乐商店服务。受到苹果成功案例刺激,雅虎、微软等网络巨头也纷纷推出自己的网络音乐付费下在服务。

  但是在中国,免费音乐下载还在大行其道的时候,谁先提出收费就等于自寻死路。免费午餐的终结虽然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吃惯的免费午餐也不是说断就能断的。因此身处数字音乐浪潮中的音乐界和网络界,必须要磨合出新的传播经营方式。

  广东飞乐唱片公司利用网络成功宣传了杨臣刚和香香。公司总裁钟雄兵称:“以前唱片版权是我们利润的主要来源,现在我们将无线增值服务等其他相关产业作为主要盈利方式。”

  百度副总裁梁冬为双方发展描绘的“可能的做法”是,敦促和帮助各娱乐唱片公司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百度则“在MP3频道里面,建立起一个很好的指标平台,我们会创立一个专区,每一个专区会有唱片公司,可以直接链接到唱片公司自己的网站上面。”以百度的力量将用户指引到正版的平台,又以百度的流量带动这些公司网页的访问量增加。至于如何改进盈利模式,以促进用户流量向经济利益的转化,以及唱片业和网站的分成等问题,尚处于进一步的讨论之中。

  可以断定,免费MP3搜索服务时代的终结,也必将是搜索公司迎来另一个赢利高潮的时代,说收费音乐是中国互联网下一个赢利热点并不为过。


(经济参考)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