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15名大学生自杀

发表:2005-11-17 08:1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从今年年初到目前为止,北京高校已经有15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大学生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重灾群体!”上周末,来自全国13所外语外贸院校的教授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扼腕之痛】

今年北京15名大学生先后自杀

  2005年4月23日下午4时,一名北大中文系大二女生自北大理科2号楼9层跳下,经抢救无效,身亡。当天曾有同学看到她面无表情地站在9层天台上,因平时常有人到天台欣赏风景,这位同学也没在意。谁知他从9层乘电梯到1层,刚一出电梯门就看到这名女生已躺在天井地上。后经证实确认这名女同学系自杀,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选择自杀的。同学们最后一次见到她是下午1点左右,当时她并无异样。但是两天前,她曾提起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半个月后,北大数学系一名男博士从同样地点跳下,当场身亡。

  6月4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一名韩国留学生自该校公寓楼7层跳下身亡。当天下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学系一名大二女生自学生公寓4层跳下。她站上窗台的瞬间,同寝室同学曾经竭力拉她,但最终没能留住她的生命。从今年年初到目前为止,北京高校已经有15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去年北京自杀死亡的学生为19人。

  另外大学生杀人案件激增。马晓明原是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大三学生。2002年春节前,马晓明因功课多次不及格被学校劝退。寒假回家过年时,马晓明忐忑不安,不知该怎样把在校情况告诉家人。最后,他竟萌生了杀死父母和奶奶、然后再自杀的念头。

   【形势严峻】

  大学生成心理问题的重灾群体

  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显示,有超过6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陈志霞等人运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采取分层抽样方式,对1010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与自杀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7%。

  面对日益突出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上周末,来自全国13所外语外贸院校的教授们坐在一起,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俞慧、许继亮、郁震三位老师认为,大学生已成为心理病变的“重灾群体”。


   【追根溯源】

多种因素促成大学生心理失衡   
专家分析,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其中,激烈的学习竞争、就业竞争是主要原因。   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感到过学习的压力,但如果不会释放压力,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出现。大量个案表明,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如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心理疾病,还会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的情况频频出现在大一新生中间,这种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俞慧等三位老师认为,在高考的重压之下,学生成了应试机器,其他的各种需要被压抑到最低点,知识的增长伴随着的是人格塑造的缺陷与心理适应能力的欠缺。

  对外经贸大学的孟源老师认为,由于大学生中利益占有与分享不均衡的出现,导致他们心理失衡,而调节不成功导致心理严重失衡,轻则出现精神异常、精神疾病,重则出现自杀、犯罪倾向等重大心理问题。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