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从平遥古城坍塌,看中共对中华古文化的摧毁

作者:作者:汪紫 发表:2006-03-21 01:4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山西省中部距太原大约100公里的平遥县,这个古老的明清县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立的。那么现在的平遥城墙是建于明洪武3年(即公元1370年),古城的4大街、8小街、72蛐蜒巷,还有南观音、北观音、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佛寺、东城隍、西县衙、的布局,展示出了中国明清县城的汉民族当时信奉佛、道、儒三教以及明清的礼法制度。

多年来平遥古城历尽沧桑,被侥幸保住的古城在1997年12月31日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县城。

然而,在2005年9月16日到22日在古城平遥举行了国际摄影节。在摄影大展闭幕的当天,西门不远处内侧裸露的夯土层发生坍塌,西城墙内侧裸露的夯土层大面积脱落时隔不久,10月15日,古城日升昌票号东闺房房顶又出现塌陷……半年过去了,目前依然无人修复。而大约一年以前的2004年10月平遥古城的南门瓮城外侧东部一段东西长17米、厚3米(总厚度5米)、高10米的一段城墙也曾突然垮塌过。

当地的官员将2004年城墙的坍塌说成是源于古代的“豆腐渣”工程;将2005年的坍塌原因说成是由于“雨水祸首”。

可据一位平遥老人讲,以往城墙发生坍塌大多是在雨季以后,墙体松软,这次却在雨季之前就塌了。平遥当地不少的老百姓则认为:城墙倒塌是与古城南面的“下沉式广场”的施工有着密切的关系;南城门外已经被挖下去了三四米深,因此城墙在雨季免不了被淹,在坍塌百米左右的地方能够明显看到大型机械挖掘过的痕迹。

有媒体报道说:四面城墙唯有南城的垛口有缺口,而且不止一两处;南城内外没有平整的道路,城外是大面积的积水,行人要下自行车慢慢探路通过,城内没有一条畅通的路,有些地段竟然垃圾成堆。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阮仪三生是致力于古城的保护者之一,他说:“全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毁的是文物,上世纪80年代后毁的是建筑,山西也是这样。不光是以前毁得多,到今天,这些情况也仍然存在。”

“平遥也是侥幸保住的。我去的时候,人家已经在城墙上挖开八个口子,计划开马路。”阮先生曾经回忆道。

当初和平遥一样的古城还有太谷、祁县、忻县、介休。太谷城的规模比平遥还大,有完整的城墙,完整的钟鼓楼,完整的孔庙,完整的各种各样的坛庙,很多保存不错的民居。

提及太谷,在山西有一句民间顺口溜“金太谷,银祁县,平遥是些小买卖”,这个太谷县的城墙在历经1380年后在1957年遭到惨痛拆毁的。据太谷县房管所退休的老所长张国梁回忆说“当时没有水泥,没有合适的建筑材料,就拆掉古城,用城墙土填沟,用旧城砖铺路”,。太谷县志中记载当时拆掉的城墙的主要用处是:修西园,铺西街路面,南关正街的公私房修建,修食品公司猪圈。有两位太谷居民说出了心里话:“要让我们打心底里说,哪能不可惜呢。但当时那种环境,谁敢说!连自己一闪念都觉得自己快成反革命、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了。”

1980年的时候,按照规划建设新城,拆掉旧城建新城,所有的一切彻底没有了。而平遥因为穷,工程进度慢了一点,当时的几个古迹保护者的 “刀下救城”,才侥幸留了下来。

而在许多古城保护当中,错误理解为保护古城就是恢复历史遗迹,重建古建筑,热衷于盖庙修塔,重建传统特色建筑,以至于毁掉真古董去做假古董。

阮仪三教授认为:“古城,不光是过去破坏得厉害,就是现在,也没有重视这些精品建筑的保护。”

在平遥文庙的祭祀区有大片的黄色的签名用的帐幕,上面如同小儿胡涂鸦般写着游客的签名。还有一些地方写着一些歌星的名字,更不符合文庙的气氛。

2004年的夏天,清华大学历史系的师生到山西参观考察时发现,平遥文庙竟将明朝状元赵秉忠像说成是徐光启像。

2005年9月在古城平遥举行摄影节期间,许多展览竟直接布置在比如象县衙、城隍庙、文庙、清虚观这样的古建筑里面。在县衙里面,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和大堂、仪门、花厅、牢狱等都是后来照原貌复建的;许多房子内明显摆放着显然出自当代人手笔的桌、凳以及粗糙的仿古瓷器等。据了解,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评选的时候,曾对此提出过异议。因为一旦掺入了当代人的建筑,即使再逼真,对“文化遗产”这个称号来说也是一个缺憾。

宗教与文化的庄严神圣感被破坏殆尽!

有人回忆,1996年去平遥,那儿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巨大的商机显现出来。据平遥县旅游部门统计数字显示,申遗成功前的1996年平遥古城门票收入为82万元,2004年这项收入高达4760万元,是1996年的58倍。

当年亲历平遥古城保护和修复,的如今已经年过七旬古建筑专家柴泽俊老人认为:“我们现在对于世界遗产的认识存在误区,就是把世界遗产作为一个品牌来经营,通过世界遗产来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来观光旅游,借以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申报世界遗产第一位的目的是保护,是让古老的文明延续下去,而不是为了开发。”

平遥县的当地官员还宣称:“十一五”末,平遥要实现门票收入超1亿,游客量突破150万,旅游业从业人员达10万,旅游收入占GDP总量20%以上……

中共把古城当摇钱树,打着“募集保护古城资金”的幌子,当地的官员们把古城所有经典的经营权包给一个旅游公司,可是据公司负责人讲,古城每年多达数千万元的门票收入中向中共政府上缴的部分逐年增加,此外还要支付员工工资、股东收益,剩余部分主要用于旅游开发运作。

打古城的牌、利用古城赚钱,最终赚到的钱却很难用到古城保护上面。现如今中共统治下的大陆贪官遍地,而赤裸裸的利用古城捞钱,简直是对文化遗产的掠夺!

一位自小生长在北京的北京人在浏览了平遥之后,写道:“登上古城墙,俯看整个古城,却有了一丝哀伤:古城的西半部已建起了许多新的建筑,甚至还有很多工厂。希望平遥不要步北京的后尘。当年梁思诚先生为北京四处奔走,却终未能保下古城;城墙被拆时,梁先生一夜之间白了头发。五十年后,为一段意外保存下来残墙,北京市民纷纷出钱出力,只为留住更多的历史。然而今日的北京,每日仍有无数的古建倒在了堆土机下。”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连续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神州大地,然而在中共五十多年的统治下,传统文化被毁之又毁。中共对古文化摧毁的速度之快令人膛目结舌。

正如《九评共产党》中所说:“这些中华文化之精华经过数千年的承传积淀,一旦毁去即无法还原,但中共却以‘革命’的名义毁得理直气壮。当我们叹息于英法联军焚毁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叹息于那毁于侵略者兵火的传世巨著《永乐大典》,我们又怎能想到,中共的毁坏要比入侵者更广泛、更持久、更彻底呢?”

看中国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