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锋杂谈】中国VoIP发展的漫漫长夜

发表:2006-05-01 19:1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VoIP正在成为目前国内通讯行业的热门话题。

将数据网络和语言网络合二为一的下一代通用网络(NGN)已经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熟悉的常用的即时通讯工具已经从早期的单纯文本交谈发展到了语音和视频对话。这两三年来,通过Internet的语言通讯和传统电话网络(PSTN)的互连互通的技术也已经趋向成熟。

在欧美国家,IP电话已经普及,国外的众多VoIP运营商推出的VoIP服务中,除了PC-TO-PHONE服务,(象Skype的Skype-Out功能),回拨服务(CallBack)占很大的比例,回拨服务是在用户拨打服务接入号码后,系统不接听用户电话,而由系统回呼用户电话,用户接听后输入要拨打的电话后,由VoIP系统接通被叫方,通过IP线路连接两个通话。由于IP电话的费用低廉,尤其是国际通话费用远远低于传统的PSTN电话。同时回拨将用户较高的拨出费用(尤其是较高的手机拨出费用)变成低廉的接听费用(一般的手机接听费用为零,只需要IP线路拨打手机的费用),这样极大降低了用户的通话费用,使得这项业务在国外得到了大力推广。

VoIP还有的几个特点是入门技术门槛低(有许多开源的VoIP平台可以使用,象台湾的GnuGK, Vovida Open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Library (VOCAL) SIP 平台,Asterisk Open PBX等等,就是一般的商业软交换平台价格也不高),设备投入低(使用Internet宽带线路,无需架设专用的通讯线路,客户端需要语言网关或者IP电话机,如果用户通过电脑来拨打电话,只要有声卡和头戴式耳机和麦克风,要求的服务器配置低,一般P4 2.8G,1G内存的服务器足以支持上百线的语音通话),运营成本低(除线路租用费用,客户服务需求不高,仅需要简单的计费结算)。这些特点使得建立一个可以实际运营的小型平台变得非常容易。

VoIP通话还具有的一个特点是通话的保密程度较好。不拨打电信部门的传统电话,则语音数据流完全在Internet网络中和其他数据同时传输,对于数据量巨大的Internet通讯数据来说,录音和语音识别是个极困难的事情。Skype的语言通讯的保密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一般的用于通话的软交换平台也往往不带有录音模块。对于想保护商业机密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件非常有利的事情。特别是在中国这个不讲隐私权,电话可能随时受到监听的地方,更是对用户的一大福音。

正因为如此,一方面,中国的信息产业部门无法阻止技术的飞速发展。于是在中国出现了欧美国家无法理解的封杀VoIP线路的举动。这个和一年多以前的两个禁令同出一辄:一件是要禁止拍照手机在国内销售,一件是把各个大学的BBS对外关闭。第一件事情已经被证明是不可能做到的了,第二件事情导致的是大学生们的反感。无奈之下,中国教育部门把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发配西部”,美其名曰“支援西部”,去年国内某名牌大学甚至是近四分之一比例的大学毕业生送到无法发挥才能的偏远地区。

让我们再来看看信息产业部门对这一新技术所采用的垄断措施。
去年,信产部做出两个禁令:一个是不得私自发展VoIP业务,仅仅允许中国电信在深圳和江西上饶、中国网通在吉林长春和山东泰安的本地网范围内,进行基于VoIP的网络电话试点,试验重点限制在PC-Phone方式。当时有关负责人表示,其主要目的是“探索网络电话这一新的商业模式,并为有序监管提供经验”。北京有数万用户在享受了IP电话的方便后,不得不面临服务中断的痛苦。从国外的IP电话应用的情况看,技术早已成熟,各地众多的VoIP厂家和电信运营分公司都已经开始运作了,为何还要开始测试?对于测试地区内的用户来讲,这个测试不但没有给他们带来方便,据在这一行业的人员透露,深圳地区所有的VoIP终端电话都不能够使用,Skype也不能用了。究竟信息产业部门说的“包括网络维护与管理、计费账务、商业模式等在内的全面试验”是让用户可以使用VoIP电话,还是试验对该通讯方式的阻断呢?

2006年,是中国加入WTO后该开放电信市场的年份。深圳地区进行VoIP电话试验,却不能使用VoIP终端。我们不妨这样判断:这次试验是有关部门在测试对VoIP电话的封锁技术,为后面的控制VoIP通讯做准备。国内外的VoIP服务商和运营商正在积极为中国开放电信市场而大力准备,有些到深圳地区去参与测试,我们有理由说,他们又上了一次中共的当,成了试验品。

另外一个禁令是各地不得进行回拨业务。从国外大量使用回拨来看,这个禁令是垄断财源的又一举动。牢牢掌握社会财富的来源,“有饭不让吃”是长期来在中共在国内采用的暴力控制的习惯手法。从同一个时期开始发展的国内和国外VoIP小型运营商的情况看,在国内,基本处于寥寥几个用户试运行阶段,或者变换名目卖一点点的IP电话卡,在国外,却可以轻易发行数百万张回拨用户卡。对比可以看出:这个禁令出来以后,导致了中国的VoIP行业的又一次滞后发展。

从目前国内信息产业部门对VoIP的封杀的技术手法分析,采用的封杀方法有如下几个方式:
一、封锁IP地址
二、在骨干线路上监听流量,上门打击
三、宽带Modem中程序设计封锁功能
四、封锁相应的VoIP通讯端口
五、阻断VoIP通讯数据包
第一、二两个手法主要针对较大的电信运营商家。有矛就有盾,为对付这种封锁方式,国内的VoIP软件开放商设计系统时设计穿透代理,有的设计了加密系统,来加密两个大流量服务器之间的通讯。

第三、四个手法主要是针对终端用户,让终端客户无法使用。据一位从事VoIP行业人士说,一些封锁VoIP通讯的国家的电信部门赠送的ADSL拨号Modem带有封锁VoIP通讯的功能,用自己的Modem就可以使用VoIP电话。中国各地的电信部门赠送的Modem是否也有这样功能尚有待证实,在中国大陆,购买东西都喜欢有赠品,申请宽带网络基本都是赠送Modem。这个方式控制终端用户是很容易实现的。

封锁特定通讯端口已经是普遍使用的一个方法。在国内VoIP协议常用的有MGCP、H323和SIP,MGCP比较少人用,H323默认用1719端口注册,SIP默认用5060注册,如果服务器使用这两个端口,往往是不能进行终端登录的。这个方式比较容易实现,一般运营商都使用非默认端口来实现绕过这种封锁。

阻断VoIP通讯数据包可能是目前在国内正在采用的一个方式,包括针对数据包头部信息(比如SIP协议的基本信息是明文的)拦截,阻止语音数据通过(导致可以接听,但是无声)。

在采用封锁的方式以外,还有一个方式就是对通话的语音数据包添加干扰。比如对某个国外的运营商,针对其通讯的数据包,设置干扰,使通讯的质量变得差,这样终端用户就会认为这个运营商电话质量不好。这个和对国外电台的干扰有些类似。因为VoIP的语音通讯数据包采用RTP实时通讯协议,RTP协议使用的使udp协议,这个协议不检查数据包的完整性,使干扰数据成为可能。在电信主干上对VoIP服务器的语音数据包添加干扰,使通话带杂音,或者减少数据包,通话变得断断续续,都是目前采用得手段之一。

在封杀加干扰情况下,VoIP运营商自然是步履维艰了。

国内不开放VoIP通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阻止国外有人通过VoIP方式向国内播放有关大量党员退党,以及中共迫害法轮功等内容的录音。以目前流行的开源Asterisk PBX平台为例,可以录制好一段语音,然后设定播放的时间和要送达的通讯方,进行唤醒(wakeup)呼叫。该平台可以连接到美国的FWD(FreeWorldDial)网络,而且安装设置简单。如果中国放开VoIP网络,开放VoIP牌照,就可能有大量的终端用户连接到类似网络,就可能有大量这种唤醒中国民众的电话。目前国内外中小VoIP运营商还普遍都受到中共网络部门的威胁,不得有关于这种类型的VoIP通讯,否则将受到封杀。国内的VoIP连接PSTN的线路同样收到这样的要求。这种威胁加上有关网络监管人员利用这个情况进行的敲诈,更加重了在中国进行VoIP运营的困难。

阻止其它运营商的运作,同时维持高利润的电信收入。对于国内的运营商来说,已有数家遭受解体的命运,许多开发部门转向开放给企业使用的呼叫中心系统。对于急于想乘中国开放电信进入中国电信市场的国外的大型的VoIP运营商来说,迅速扩大在中国的电信市场,特别是终端用户市场可能仅仅是一个一方情愿的美梦。更多的国外商家目前还只能象Cisco一样在中国卖一些他们的设备产品。这个不能不说是通讯行业的一大悲哀。
对于国内向国外提供接入服务的VoIP运营商和电信部门,还存在一个诚信的问题。租用的中国线路的通话计费时长的欺诈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租用线路的结算被做了手脚,比如51秒按照60秒计算,或者部分通话的通话时间比实际的长。一位业内人士感慨说,租用中国线路不得不格外小心,一个月都会多算几千美金,不得已要设计一个专门校对通话时间的程序来处理这个问题。即使是正规的中国电信国营企业,同样是不可信。

然而,正如拍照手机的流行在中国已经是不能逆转的趋势,技术发展和民众的需求不以某些人的一厢情愿来主宰,中国对VoIP的封锁也必将随时间的推移而烟消云散,VoIP在中国也将如美国那样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看中国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