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成为新沙尘源区

发表:2006-05-03 16:2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科学家根据对40年来的气象资料的分析发现,青藏高原已成为中国继甘肃、陕西、新疆和内蒙古等四大沙尘暴发源地之后,新的沙尘暴发源地。

据《华夏时报》报道,中国科学家根据对近40年来中国681个气象站气象实测资料综合分析,青藏高原已经成为中国第五大沙尘暴发源地,此前中国四大沙尘暴源区分别为: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阿拉善盟一带;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阴山北坡及浑善达克沙地毗邻地区;以及蒙陕宁长城沿线。青藏高原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报道说,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的两位专家发现,每年的12月到次年3月,青藏高原沙尘暴发生的中心在藏北和青海的长江、黄河发源地区,4月到6月之间,中心北移到中国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中、高层西风和高原季风是主要的沙尘制造者和搬运载体。青藏高原与中国北方戈壁沙漠一样,是沙尘暴的发源地,在某个特定时期会成为中亚大陆最大的沙尘暴源区,也是全球最高效的沙尘远程传输源。

统计表明:西藏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损失相当于1992年西藏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倍到2.8倍。西藏的气象实测资料显示: 2003年4月6日到9日,长江黄河源区出现大风沙天气,其中位于阿尼玛卿山脉和巴颜喀拉山脉之间的黄河源区出现了特强沙尘暴,沙尘暴高空风速最大达每小时252公里.

过去30年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土地荒漠化严重。据西藏气象局统计分析,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西藏气温升幅约为0.9摄氏度,增长率每10年达到0.47摄氏度。气温上升导致青藏高原冰川和冻土加速退化。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一位科学家认为,冰川退缩,短期内使河流水量增加,一旦大部分冰川消亡,其下游河流就会逐渐干涸,最终导致气候干燥、陆地荒漠化等生态灾难。这位教授呼吁:“有亚洲‘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全球气候变暖引发其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应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2001年到2005年间,西藏那曲地区退化草地所占比例同比上世纪80年代初大幅增加,沙化土地年平均扩展率达4%以上。目前,青藏高原荒漠化土地达到了50多万平方公里,比上世纪70年代净增近40000平方公里,增长率超过8%。

全世界有四大沙尘暴多发区,分别位于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中国属于中亚沙尘暴多发区的一部分。在中国北方地区分布有174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沙漠、戈壁是不可能被消灭的。但专家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在沙尘暴面前只能目前, “坐以待毙”。人类可以通过防沙、治沙来增加适宜治理地区的地表植被的覆盖,减少裸露沙地,以减少沙尘暴发生的频率,降低灾害损失。

(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