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据报导,中国目前吸毒的阶层以及毒品来源的渠道都在发生变化。
*90年代中国成为毒品消费国*
据路透社、美国司法部网站和新华社的报导,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政府估计中国的毒品犯罪特点只不过是充当毒品的过境通道,也就是“两头在外,中间在内”。
制毒者把毒品从金三角地区通过中国贩卖到国际市场。
那个时期,中国国内对毒品的需求和消费对中国基本上不构成威胁。
但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本世纪以来,中国不仅成为主要的毒品过境通道,同时,也急剧发展成一个很大的毒品消费国。
*上海吸毒者增加*
而且,据中国有关方面估计,中国的吸毒者在从南方向北方地区发展,原来毒品只是在农村种植,在农村贩卖,现在发展到向大城市贩卖。
据中国官方的中国日报报导,上海市2005年吸毒者为2万4千多人,比上一年上升了差不多五分之一。
中国日报引述上海市麻醉品管理部门提供的信息说,上海市瘾君子当中高收入和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数在增加。
*夏明:吸毒者档次正由低向高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状况反映了中国毒品的消费层面正在发生变化。
纽约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多年研究中国毒品问题,他为此着有专门的著作。他介绍说,中国吸毒者的档次正在从比较低的群体向比较高的层面推进。
夏明教授说:“从中国目前现状看,还是社会层次比较低的群体成为主要的毒品消费者,也就是,无业群体、失业下岗那批人、三陪女等群体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毒品消费者。但是,中国目前一个危险的趋势是毒品消费者的层次在往上走。演艺圈有些人以及一些白领人士认为吸毒是一种时髦,是西方生活方式的一种标志,因此也开始涉毒。”
*夏明:金三角金新月为主要来源*
据统计,中国目前毒品的消费群体依然是下层社会,但是,有向主流社会扩展的趋势。
中国上海市打击毒品委员会的负责人朱迎(音译)认为,中国吸毒、贩毒的形势在日益恶化。据中国警方说,中国国内的毒品来源和毒品的种类呈多样化。
对此,夏明教授介绍说,中国传统的毒品来源渠道有两条,毒品的种类比较单一。但是,现在这种传统的格局在发生变化。
夏明教授说:“中国毒品的主要来源应该说是金三角地区,就是缅甸。缅甸因为跟云南和广西边境接壤,所以,中国的大宗毒品是从那来的。据估计,金三角地区80%左右的海洛因要通过中国通道运往国际市场,而其中50%左右的毒品被中国的吸毒者消费掉。
“另外一个毒品来源是从金新月地区,也就是阿富汗跟巴基斯坦的交界地区,经中国的西北,从新疆地区、青海、甘肃进入中国内地。这两大毒品市场构成了中国目前毒品的主要来源。”
据媒体报导,从上述两大毒品市场进入中国的毒品种类主要是海洛因。
*用高科技手段合成毒品*
但是,最近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哥伦比亚等美洲国家生产的毒品可卡因也开始进入中国。
夏明教授说,除了海洛因和可卡因之外,中国也有了一种新兴的毒品来源,用高科技手段合成的毒品,像白粉、冰毒、摇头丸等。
除了毒品来源和毒品种类发生了变化之外,中国警方在辑毒行动中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先进的反监控系统,这些都表明贩毒分子对贩毒行动也采取了更加严密的保护措施。
(美国之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