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区政府办公新址 状似白宫(图)

发表:2006-06-21 04:5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郑州市惠济区政府办公新址内的人工湖。人们对这个外观状似“白宫”的政府办公新址进行质疑。


郑州市惠济区政府新址大门。人们对这个外观状似“白宫”的政府办公新址进行质疑。

149亩建筑面积被数百亩绿地、园林环绕,“穷”区县建超大办公区域引起市民质疑

■关注焦点

6幢崭新的办公大楼、1个巨大的半球形会议中心气势恢弘;数百亩绿地、园林、假山、喷泉环绕其中;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几只鸭子在悠闲地游弋……

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区域,就是河南郑州市惠济区办公新址。5月底,当网友将这个外观状似“白宫”的政府办公新址的照片在网上曝光后,其山水景观式的建筑格局和530亩的占地规模,引来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声。

近来,一组关于郑州惠济区党政机关办公大楼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其中包括宽阔的区政府广场,分居两侧的“古树园”,侧后方庞大的人工湖、假山以及崭新的6座办公大楼。组图规模宏大,被形容为“世界第一区政府”。

然而,对于“世界第一区政府”的说法,郑州市惠济区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邢宇辉表示出极大反感,“我们算什么第一?××市市政府占了1000多亩地,比我们大得多。”

区政府新址占地530亩

位于郑州市北郊的惠济区政府新址,早在2004年5月即投入使用。其办公区域占地149亩,建筑面积超过4.5万平方米,周边园林绿地等用地381亩,是统一征地、规划和建设。

6月7日,记者碰到河南省一些县市的几十名干部来此参观,遂跟随前往。

大楼主体为ABCD四座完全相同的大楼,按顺序分别为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四套班子所用,四座楼分列东西南北,中间是巨大的球形会议中心(可容纳千人以上)。

和许多新建办公楼一样,楼群前是一个广场,广场中间有“大河儿女群雕”。广场两侧各有一个公园,据说因里面种着各种古树,因此被命名为“古树苑”。

西侧古树背后是一个人工湖,水深达7米,挖出的土堆成一座假山,山上同样栽了各种树木。从四大班子大楼的大院往东,又有一个人工湖,将整个大院分为东西两侧,通过一座拱桥相连,东侧有两座办公楼,分别为E座和F座,外观呈L形,在此办公的是四座主体楼无法容纳的各局、委。F座背后是新建的食堂,一楼是大厅,二楼是单间,用以招待各方来客。

再往后是一块面积不小的闲置用地,据悉这块地已被纳入开发计划,地价已由购买时的每亩4.3万元涨至20万元。

参观考察团络绎不绝

办公区内正在浇草地的工人颇有些自豪地说,惠济区政府现在名气很大,差不多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考察团来此参观。

前来参观的区县干部更是赞不绝口。一位干部感慨道:“在这里办公真是修身养性,但说到底,想舒服还得有钱啊!”

当地干部表示,惠济区在郑州市周边几个区县中算“穷”区县,年财政收入几年来徘徊在2亿元左右,刚从“要饭财政”过渡到“吃饭财政”。

据惠济区副区长李凌江介绍,原先的办公场所使用几十年后,已经破损不堪,而且分散在郑州市的几个区内,不但“严重影响了我区的外部形象”,而且“挤在别人地盘上办公”很不顺心。惠济区决定以“区址北迁为突破口”,带动北部城区建设;并在新址建设中“超前规划”---目标是“30年最好、50年不过时”。

■质疑

530亩征地手续是否合法?

郑州惠济区政府新楼征地、花费、验收、收益等方面遭到群众质疑

500多亩的征地需要办理一系列的报批手续,惠济区是如何进行的呢?财力并不富裕的惠济区,修建气派新址究竟投入多少?记者想破解疑问时,却不断被当地干部“忽悠”,遇到了更多的“谜团”。

“一问”征地手续是否完备合法?

在办公区域所占的149亩用地中,80%以上为菜地。记者调查发现,在未获得民政和土地等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2003年惠济区新址就开始动工建设,2004年5月,机关各单位即迁入办公。

有意思的是,2004年8月23日,惠济区政府才向郑州市国土资源局呈交了“用地申请书”。直到2005年7月27日,民政部才正式批复河南省,同意郑州市惠济区人民政府驻地迁移。而此时,区政府新址已经投入使用一年。

毛庄村村民用“暴风骤雨”来形容这次征地过程。他们告诉记者,2003年惠济区政府整个征地从通知到平地前后不到半个月时间,之前没有通知、张贴布告,也没有协议书、征地补偿合同,就是通知去队里按手印领取每亩4万多元的补偿款。

按照国土部门的说法,区政府的土地使用证上标明的使用面积只有149亩。那么,办公区周围的381亩园林绿地为何没有土地证?郑州市国土局惠济分局副局长张海良解释说,这些地都是公益性用地,郑州市很多这样的土地都没有土地证。

“二问”修建新址花了多少钱?

按照惠济区政府的介绍,建设新办公用房及绿地、设施等公益性事业,共投入1.2亿元。其中,市政府支持3000万元,原址拍卖2100万元,原相关资产整合2000万元,其余由区财政承担,“没向辖区群众摊派一分钱,没有给基层各镇(街道)、村、组带来任何额外的经济负担。”惠济区财政局局长张领军向记者介绍,这1.2亿元是政府办公区域(149亩地)的征地及建设、绿化等费用,不含其他381亩地的征地、绿化、建设费用。当记者问及381亩的投资时,局长说回去查一下。到了下午,张领军又表示1.2亿元是530亩地的总投资。记者提出调阅相关的资金支出账表时,却被以种种理由拒绝。

惠济区在区政府北侧建了一片住宅区,东侧建设了一片别墅区。这些别墅已经由当年“内部订购”的40多万元一套,涨到目前最低一套80多万元。对这些情况,区有关部门同样是讳莫如深。

一位在郑州市场多年搞建设工程的业内人士说:“530亩的征地、建设、绿化,以郑州市场的行情,想1亿多元全部拿下,根本不可能。”

据区财政局介绍,惠济区新址的建设至今没有进行资金决算,区政府还欠着承包商数百万元的款项。整个区政府新址及四周道路建设投资超过7亿元。

“三问”工程验收为何漏洞百出?

在资金、土地等一些关键问题得不到准确答覆的情况下,记者提出查阅这一项目的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惠济区政府提供了一份“工程竣工验收意见表”的复印件,除建设单位注明是区政府以外,其他如监督号、工程名称、建设面积和工程造价均是空白。验收意见中,竟然全部没有时间落款。

记者提出查看原件,惠济区委宣传部的同志一会儿说找不到,一会儿又说找到了,并在电话中称,原件中有工程名称和建设单位,其他还和复印件一样是空白。

按道理,投用已经2年的区政府新址,应有一套完备的竣工验收资料。此项工程究竟是如何通过验收的?有关部门为何遮遮掩掩,让人费解。

“四问”惠济新区“惠济”了谁?

惠济区政府在新址建设过程中,尽管有着许多“谜团”,但违规建设却是显而易见,并且最终“一路绿灯”。

惠济区政府新址的建设因为“先斩后奏”,也曾让上级政府“很生气”,但对既成事实最后还是通过“完善手续”给予了认可。

区政府认为,迁址以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不但“极大地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为周边群众和郑州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所有部门集中办公,有效增加了全区的行政管理效能。总之,区政府的新址搬迁是个“富民工程”。

然而,一名近50岁的毛姓村民说:“区政府没进去过,听说像大花园。可修得再漂亮,跟咱百姓有什么关系?菜园子毁了,我只能靠给建筑工地看看原材料,一个月挣四五百元。仅有的土地补偿,眼前还能维持,但长远咋办?”

在区政府周围参观的一些游人表示,区政府确实修得漂亮,但这个区的财政如此紧张,政府官员不能只想着给自己脸上“贴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