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我

发表:2006-06-27 22: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说起父母,我有太多的故事可写,无论怎样写,都是挂一而漏万。我就写几件事情吧,希望对孩子不曾在身边的父母有所帮助。

我是在不适当的时候,计划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时候由于父母的工作性质、母亲的身体状况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等等许多因素,我的母亲回老家生下我,在外祖父母的强烈要求下,把我留在外祖父母家里,只身回到遥远的北方。

我自幼长期不在父母身边,而且,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父母甚至不可能回来探望我。但是我从来就没缺乏过父母之爱。父母通过种种方式,来弥补他们的无奈之举。

下面摘录自一段我以前的一个帖子:

“那时候外公常常给我讲故事,其中最多的是我父母的故事。我只见过照片上的父母,他们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工作。外公会牵着我的手去车站,告诉我,爸爸妈妈就是坐这个车走的,车要开很多天才能到达爸爸妈妈住的地方。于是我认定,爸爸妈妈是住在车站那个方向的、远到看不见的地方。

在我只认识自己名字的时候,父母便开始给我写信,信不是附在给外婆外公的信里,是单独给我的,信封上写着xx小朋友收。我喜欢听到邮递员在大门口喊“xx小朋友,信!”,我是弄堂里唯一能收到自己的信的孩子,很骄傲的感觉。爸爸妈妈的信写得优美,外公念给我听,问我要不要回信,我说,要的。于是,外公便会磨好墨,我东一句西一句的说,外公用漂亮的蝇头小楷一丝不苟地写,写完了从头到尾念一遍给我听,之后,我吹干墨迹把信折好,放入信封,贴好邮票,外公带我去寄信。高高的邮筒,要外公抱起我,才能够的着。”

从我口述外公纪录的写信开始,直到后来会用画画写信,再用拼音,再用文字写信,父母一直和我保持着密切联系。我的每封信,妈妈都会用红笔批改错字,再寄回来。我写信及父母的回信都是单独的,无需通过外祖父母,而我的外祖父母也非常理解和支持,这样就保持了亲子之间最畅通的沟通管道,也给了我一份特别受到重视的感觉。我不需要有任何顾虑,我可以把我所有的喜怒哀乐说给父母听。母亲至今仍能如数家珍的说出我许多童年趣事。我和父母的通信很频繁,写信等信是我最期待的事。这后来演变成我一生的精神寄托,记得我在大学的时候,每星期都会收到母亲的厚厚一封信,羡煞同舍同学。

那时候物质条件并不好,母亲是非常节俭的人。我也没有什么玩具。但是父母亲会根据我的年龄成长,不断寄给我儿童读物。读这些书,也成了我和父母通信中的重要内容。我的藏书是同伴中最为丰富的,以至于后来我家被小朋友们称为“图书馆”,小朋友们来,我要他们先洗手,然后排排座,看书。我俨然一副图书馆长的样子。丰富的图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我还从小朋友羡慕的眼神里,得到一种“我爸爸妈妈是多么爱我”的满足。

由于没有夫妻之外的探亲假,我在外祖父母家的期间,父母亲只各自回来过一次,还是由于老人病重才请下的假。妈妈回来,牵着我的手,去探望我的老师校长,感谢他们对我的教导,还请我所有的小朋友来家做客。我骄傲的象只小公鸡:你们看,我也有妈妈,是最美丽最好的妈妈!爸爸回来,也是这样做的。

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有自己的感情寄托对象。我的父母非常尊重孩子的感情。我有一位乳母,她喂养我到周岁。乳母很爱我,我把她当成一种感情寄托。我叫她妈妈,常去看她。母亲回来那次,第一件事就是要我领路去看望乳母。妈妈从不在我面前用“奶妈”这个词(直到现在),为了区分,最多用“你的妈妈”这样的称呼。一路上,母亲问我“你的妈妈有几个孩子?”我说“5个,两个哥哥,两个妹妹”,母亲说“那是4个呀。”我说“还有我呢。”母亲说“对呀,我们xx 也是妈妈的宝贝。”母亲对我的乳母心怀感激,感谢她给了小女儿母爱。两位母亲的友情一直持续到乳母过世。那是可以写成长长的另一篇章的。乳母家是一个最普通的工人家庭,我的生活习性多少受到乳母家的影响。我回父母身边后,我想有些习性应当是和知识分子家庭不和谐的,而我却从来没感觉到过父母的“看不惯”。

还有一位远房亲戚,是位木纳老实的山里农民,在最动乱的时期,他的一句话曾给彷徨无助的我安心。母亲知道这事后,为了报答他这一句话,母亲一直在找他。可惜外婆过世后,他再没进过城,完全失去联系。我们都只知道他的名连姓都不知道。妈妈多次托人去山里打听都没结果,今天和妈妈通话,妈妈还在遗憾。对于母亲这样看重我喜欢和感激的人,我非常感动。

父母的同事中,孩子送回给老人带的比比皆是。有的孩子回到父母身边后,会表现出对爷爷奶奶亲,对父母不亲。父母就不高兴,于是便冷落孩子。做父母的要懂得,这是自然现象,付出多少才能得到多少。要赢得孩子的感情,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感情!

上面说的都是我回到父母身边之前,父母做的功课。

后来母亲回去把我带回到这个陌生的家。早早等待着的父亲一把把我拥入怀中。在那个含蓄的年代,父亲这个深深的紧紧的长久的拥抱,使我立刻象雪花一样融化在温暖之中。

我回到父母身边后,对父母的爱领会的就更直接了,要写起来真是太多太多。我楼下的帖子已经写了一些。请注意,我回父母身边的时候正是社会最黑暗的时候,父母历经劫难,九死一生。然而我亲爱的父母却自己忍受着外界巨大的身心摧残,用他们的羽翼保护着我们,给我们创造出一片宁静的精神家园。

我爱我的父母,感激我的父母。我努力要象他们一样,做个爱孩子也被孩子爱的合格母亲。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