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环评报告揭秘:植被恢复或需六十年(图)

发表:2006-07-21 03:3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由于青藏铁路途经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环保成为建设过程中的关键词。目前环评报告中提到的各项要求已经基本完成。报告显示,在年平均降水量两百毫米以上的地段,如原始土壤受破坏程度较严重,植被覆盖度的恢复需要六十年以上。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这份环评报告着重分析和预测了四个方面:铁路工程建设对沿线高寒植被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铁路工程建设对沿线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铁路工程建设景观影响分析与评价;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其中,人们最为关注的是高寒植被及其物种多样性的破坏程度。“西藏复杂而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曾经参与此次环评调查的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研究室主任沈渭寿称。

环评报告认为,从铁路沿线两公里范围内分布的主要植物群落类型来看,高山蒿草群落﹑高山蒿草及禾草群落﹑藏北蒿草群落是分布面积最大的,分别占铁路沿线2公里范围内群落总面积的21.05%﹑18.14%和11.13%。铁路工程建设活动对这些群落类型会造成较大的破坏和影响,除了路基工程的直接占用造成该类群落植被﹑土壤的破坏外,路基工程的切割分化,也将导致该类群落的萎缩和退化。

据专家分析,青藏铁路正常运营期间对沿线生态系统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较小,而施工期间的一次性干扰和破坏却是比较大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基本上与青藏公路并行。考虑到青藏铁路与青藏公路沿线高寒植被的相似性及工程建设影响的相似性,调查人员采用了模拟调查的方法,对青藏铁路建设工程启动后,高寒植被的自然恢复情况进行预测。但结果并不乐观。

调查表明,在年平均降水量两百毫米以上的地段,破坏三十年后物种丰富度基本上可恢复到破坏前的水平。但植被覆盖度的恢复要慢得多。在一般情况下,植被覆盖度恢复到破坏前的水平至少需要四十五年以上;如原始土壤受破坏程度较严重,植被覆盖度的恢复需要六十年以上。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