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白领兴起“号哭族”

发表:2006-08-16 03:5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不堪压力——周末关在家中 看书听碟——借机催泪号啕

周末一个人呆在家里,拉上窗帘,放一张催人泪下的CD,找一本令人伤感的文艺作品,借着悲惨的故事情节号啕大哭。最近,在北京的部分白领中,一个被称为“周末号哭族”的群体正在兴起,而这种看似自虐的方式正是他们舒缓压力的途径。

“号哭族”自述:大哭让我心情变好

“实在是压力太大了!”31岁的王菁面对记者时说。她是一家大型公关公司的客户总监,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最要命的是,常常要同时应对客户、同事和上司几方面的压力。“3个月前接了一个case,客户是一家外地民营公司,不了解这边的情况,提出很多无理的要求。这两个多月,我不断地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光是‘空中飞人’就飞了五六次,就是为了能把事情沟通好。”

这边的事情还未处理好,同事中又有临时“掉链子”的,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王菁终于抗不住了。“那天我回到家,一个人干了半瓶红酒,突然觉得非常的累,也非常委屈,就趴在枕头上大哭了一场,嗓子都哭哑了,然后就睡着了。”

“哭能让我的心情变好。”第二天清醒过来的王菁意识到这一点。“说实话,自从工作后,很少有这么大哭的经历了。”从这以后,王菁注意到,在一些会员制的俱乐部和网上论坛上,用大哭来发泄的白领不止她一个。这个族群,被称为“周末号哭族”,即使没有任何原因,他们也会定期找来一些书籍、电视剧,借机大哭一场。

周末号哭:“号啕经典”因人而异

“我所在的这个圈子,大概有七八十人,基本上都是像我一样的白领。”王菁说,“号哭族大部分是单身,自己独住,这样哭起来才会有自由。”

他们平常一般通过短信、MSN、电子邮件等方式联系。王菁告诉记者,通过这些方式,主要是交流一下自己觉得感人的文艺作品,有的还会做出重点推荐。“我们之间一般不会倾诉心情或者谈论自己的生活,谈一谈‘哭泣书籍’、‘哭泣电影’就足够了。”但是,这些能令人号啕大哭的“经典”究竟感不感人,还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比如韩国电视剧《蓝色生死恋》、《天国的阶梯》,有的女孩会从第一集哭到最后一集,但是我们几个大男人就觉得比较幼稚,不是那么容易哭的出来。”相反,现年34岁的朱先生还属于比较保守怀旧的那一派,看《英雄本色》等老片子比较容易引起他的共鸣。

心理医生:大哭有利身心健康

“我接待过好几个周末号哭族。”北京心毅心理咨询室的刘钢告诉记者,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些患者来,说自己压力比较大,常常找一个背人的地方号啕大哭,一来二去,就形成了经常找一些书籍和电影借机大哭的习惯了。

面对这样的患者,刘医师一般都会安慰。“号啕大哭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代人寻求内心宁静的单纯渴望,是为剑拔弩张、斤斤计较的生活寻找停歇喘息的机会,悲伤确实能比较有效地缓解焦虑情绪。”他告诉记者,号哭族最早是从日本兴起的。据日本“脑机能研究所”做过的一项研究,科研人员让接受测试者观看悲剧电影,以此来测定焦虑的程度。结果表明,当眼泪流下来时,焦虑便得以消除,而故意忍住眼泪,则焦虑会变得更加深重。显然,哭泣能够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有益于身体健康。许多人还表示,随着电影或小说的情节大哭两个小时之后,会睡得特别香,以往的失眠症也消失了。但刘钢提醒这些“号哭族”,一味地大哭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只有正确给自己进行社会定位,努力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才是积极之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