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6-09-04 01:58:49作者:
80年代,中国政府公派了大量留学生来到英国。在那个时代,公派留学生每个月国家提供200镑奖学金,但是明确规定不能够打工。
但是感情是无法规定的,包括他们那一批人的婚姻,没有人知道自己在这里会遇到谁,很多人担心自己在国内的婚姻和感情。时至今日,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已经在英国定居,娶妻生子,事业有成。然而,与英伦三岛街上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相比,他们那批人的感情和婚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那个时代学生是怎么谈恋爱,结婚的呢?
布里斯托是英国西南部中心城市,距离伦敦一个半小时的火车,也是留学生较少的英国城市。根据当地学联2006年的统计,中国大陆留学生大约在800左右,这个数字已经包含了许多80年代来到这里的留学生。为了追溯80年代那批人的婚姻,《英伦学人》记者采访了86年赴英留学,目前在布里斯托定居的L博士。
先结婚,后出国
L博士1986年赴英留学,首先来到伯明翰大学攻读航空动力学博士学位。毕业之后,他来到了布里斯托的国际大公司担任工程师,太太是国内大学同学,孩子都是在英国出生长大。
L博士说当时出国,国家每个月给200镑,当时伯明翰的房租大约是50多镑,20便士能够买一大盒鸡翅膀。同期出来的几个博士生,刚到英国个个弱不禁风,半年之后每人都是脑满肠肥的感觉。即使这样,每个月还能够剩下100镑左右。
省下钱做什么?L博士说为了“四大件”和“八小件”。所谓“四大件”就是电视,录像机,音像和冰箱。按照当时国家规定,比如一台电视机,免税之后是300美元,留学省下的钱可以很宽裕的置办。否则按照当时国内每月70块工资,几乎是天方夜谭。
置办这些都是为了一个家。L博士和太太是在国内结婚的,结婚半年之后,L先生被公派到了英国。之后的故事是等待,等待,再等待。L 先生到了英国,第一次给家里打国际长途电话,他说,“听从朋友的劝告,换了20个1镑的硬币,当时一个月,吃饭才50镑左右。投了9镑,那边才刚刚找到人。那个长途电话,嘟嘟嘟地响,这边不停地投币。”
与网络时代不同,那时候没有EMAIL,没有MSN。国际信件是最通用,也是最熬人的方式。“平均我们两个星期写一封信,一封信大概要两个星期到。”L先生说,“伯明翰大学每个字母有一个pigeonhole,我的名字是L字母,每天我都要去看着那个格子,发一会呆”。
20个月之后,L太太终于来到了英国。李先生说,“长期分离导致婚姻失败的也很多。比如,一个人出来了,另一个人出不来,单位卡得很紧,死活不放人。那个时代,觉得出国是很难得的机会,不少人出来了都不想回去。”
英国婚姻
80年代,在英国本地登记结婚是少数。M先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M先生是1986年直接来到布里斯托,而且一直生活在当地。M太太当初高中毕业就出国了。两人结婚的时候,M先生比太太大好几岁。
L博士说起这一对的婚礼,非常兴奋,因为他是那场婚礼的男傧相。当时的婚礼比较英式,他们是在布里斯托市政府登记的。故事发生在登记之前,新娘去做头发。做完之后,距离婚礼预约登记只有30分钟不到了,“当时全靠我,开车挑了小路走,否则按照正常的路线,肯定迟到”,L博士说,“真像电视上演的一样,越到婚礼,越出差错。”
那场婚礼邀请了60多人参加。主持人是一名英国人,穿着传统服装,手持手杖,“咚咚咚”在地上敲,口里宣布:“Dinner is severed.”宴席是正规的三道菜,之后是舞会。当时布里斯托机械工程系系主任还参加了Z先生的婚礼。
L博士说,“当时为了活跃气氛,我讲了很多笑话。这些笑话要让中国人笑,也要英国人也笑,费了不少脑子。”L博士使用了侯宝林和郭启儒两位先生的经典《醉酒》的一个段子,结果当场博得满场笑声,大家都被逗乐了。
我们也“闪婚”
“闪婚”是新词,就是男女双方认识时间很短,比如两个月,就马上结婚了,一般都是回国找的对象。这样的现象在80年代就有。布里托的老P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老P是东北人,L博士在布里斯托认识他。当时L博士还是学联主席,这主席一当就是三年,按照朋友的叫法,那不是主席,是村长。当时,布里斯托零零总总中国学生,就那么50多人,L博士说吃喝拉撒睡,什么都要管。结婚当然是大事,更要管。
老P的婚事不好管,三十大几的人了,还是独身,一个人在布里斯托。不单是布里斯托,就是整个英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没有多少中国学生,“这个市场很小”,L博士这样评价。于是,孤零零的老P常常一个人喝闷酒,。
事情转机发生老P回国之后。不到一个月,老P突然带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年轻太太,他告诉别人,这就是我老婆了。事后才知道,老P回国一趟,家里安排好了,快速结婚,女方也是东北人,大学刚刚毕业。太太的年轻漂亮,一时成为布里斯托中国学生奔走相告的新闻,让布里斯托的其他光棍们感受到了希望。
事情就是这么快。年轻的太太两年之内,给老P生了两个大胖小子,如今都已经是小伙子了。P太太秉承了东北妇女贤惠的传统,家里事务打点得井井有条,老P也是继承了东北男人的传统:从来不进厨房。酒还是喝,都是太太安顿好了,自己往桌边一坐,喝酒再也不闷。
L博士讲述的三个故事,大致概括了他们那代人幸福的婚姻。当记者问,“你们当时有没有人考虑过跨国婚姻呢?”L博士说,“还是观念问题,我们觉得中国人还是找中国人。”
在布里斯托,关于婚姻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慢慢地发生了变化。首先,变化的是不同形式婚姻的比例,现在国内结婚出来的越来越少,在80年代这是主流,那种因为分离而产生的等待,承载了那个时代中国人的婚姻观念。现在,更多是中国留学生在英国人是结婚,或者“闪婚”,这其中的磨合纠缠,越来越多地挑战当今留学生的生活态度。
其次,每个时代的婚姻都是男人与女人的结合,不一样的是我们每代人在自己的婚姻中感受和对幸福的期待是什么。采访的时候,李太太在楼上哄着自己的孩子上床睡觉,L博士说,“那时候,也有两个都出来的,却婚姻失败的。一种是男的想回去,女的想留下;一种是都出来了,却去了不同国家,各自觉得自己在的地方不错。”是坚持个人的独立发展第一,还是保证两个人的幸福和谐优先,始终围绕着每一代每一个人的婚姻。
但是感情是无法规定的,包括他们那一批人的婚姻,没有人知道自己在这里会遇到谁,很多人担心自己在国内的婚姻和感情。时至今日,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已经在英国定居,娶妻生子,事业有成。然而,与英伦三岛街上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相比,他们那批人的感情和婚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那个时代学生是怎么谈恋爱,结婚的呢?
布里斯托是英国西南部中心城市,距离伦敦一个半小时的火车,也是留学生较少的英国城市。根据当地学联2006年的统计,中国大陆留学生大约在800左右,这个数字已经包含了许多80年代来到这里的留学生。为了追溯80年代那批人的婚姻,《英伦学人》记者采访了86年赴英留学,目前在布里斯托定居的L博士。
先结婚,后出国
L博士1986年赴英留学,首先来到伯明翰大学攻读航空动力学博士学位。毕业之后,他来到了布里斯托的国际大公司担任工程师,太太是国内大学同学,孩子都是在英国出生长大。
L博士说当时出国,国家每个月给200镑,当时伯明翰的房租大约是50多镑,20便士能够买一大盒鸡翅膀。同期出来的几个博士生,刚到英国个个弱不禁风,半年之后每人都是脑满肠肥的感觉。即使这样,每个月还能够剩下100镑左右。
省下钱做什么?L博士说为了“四大件”和“八小件”。所谓“四大件”就是电视,录像机,音像和冰箱。按照当时国家规定,比如一台电视机,免税之后是300美元,留学省下的钱可以很宽裕的置办。否则按照当时国内每月70块工资,几乎是天方夜谭。
置办这些都是为了一个家。L博士和太太是在国内结婚的,结婚半年之后,L先生被公派到了英国。之后的故事是等待,等待,再等待。L 先生到了英国,第一次给家里打国际长途电话,他说,“听从朋友的劝告,换了20个1镑的硬币,当时一个月,吃饭才50镑左右。投了9镑,那边才刚刚找到人。那个长途电话,嘟嘟嘟地响,这边不停地投币。”
与网络时代不同,那时候没有EMAIL,没有MSN。国际信件是最通用,也是最熬人的方式。“平均我们两个星期写一封信,一封信大概要两个星期到。”L先生说,“伯明翰大学每个字母有一个pigeonhole,我的名字是L字母,每天我都要去看着那个格子,发一会呆”。
20个月之后,L太太终于来到了英国。李先生说,“长期分离导致婚姻失败的也很多。比如,一个人出来了,另一个人出不来,单位卡得很紧,死活不放人。那个时代,觉得出国是很难得的机会,不少人出来了都不想回去。”
英国婚姻
80年代,在英国本地登记结婚是少数。M先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M先生是1986年直接来到布里斯托,而且一直生活在当地。M太太当初高中毕业就出国了。两人结婚的时候,M先生比太太大好几岁。
L博士说起这一对的婚礼,非常兴奋,因为他是那场婚礼的男傧相。当时的婚礼比较英式,他们是在布里斯托市政府登记的。故事发生在登记之前,新娘去做头发。做完之后,距离婚礼预约登记只有30分钟不到了,“当时全靠我,开车挑了小路走,否则按照正常的路线,肯定迟到”,L博士说,“真像电视上演的一样,越到婚礼,越出差错。”
那场婚礼邀请了60多人参加。主持人是一名英国人,穿着传统服装,手持手杖,“咚咚咚”在地上敲,口里宣布:“Dinner is severed.”宴席是正规的三道菜,之后是舞会。当时布里斯托机械工程系系主任还参加了Z先生的婚礼。
L博士说,“当时为了活跃气氛,我讲了很多笑话。这些笑话要让中国人笑,也要英国人也笑,费了不少脑子。”L博士使用了侯宝林和郭启儒两位先生的经典《醉酒》的一个段子,结果当场博得满场笑声,大家都被逗乐了。
我们也“闪婚”
“闪婚”是新词,就是男女双方认识时间很短,比如两个月,就马上结婚了,一般都是回国找的对象。这样的现象在80年代就有。布里托的老P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老P是东北人,L博士在布里斯托认识他。当时L博士还是学联主席,这主席一当就是三年,按照朋友的叫法,那不是主席,是村长。当时,布里斯托零零总总中国学生,就那么50多人,L博士说吃喝拉撒睡,什么都要管。结婚当然是大事,更要管。
老P的婚事不好管,三十大几的人了,还是独身,一个人在布里斯托。不单是布里斯托,就是整个英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没有多少中国学生,“这个市场很小”,L博士这样评价。于是,孤零零的老P常常一个人喝闷酒,。
事情转机发生老P回国之后。不到一个月,老P突然带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年轻太太,他告诉别人,这就是我老婆了。事后才知道,老P回国一趟,家里安排好了,快速结婚,女方也是东北人,大学刚刚毕业。太太的年轻漂亮,一时成为布里斯托中国学生奔走相告的新闻,让布里斯托的其他光棍们感受到了希望。
事情就是这么快。年轻的太太两年之内,给老P生了两个大胖小子,如今都已经是小伙子了。P太太秉承了东北妇女贤惠的传统,家里事务打点得井井有条,老P也是继承了东北男人的传统:从来不进厨房。酒还是喝,都是太太安顿好了,自己往桌边一坐,喝酒再也不闷。
L博士讲述的三个故事,大致概括了他们那代人幸福的婚姻。当记者问,“你们当时有没有人考虑过跨国婚姻呢?”L博士说,“还是观念问题,我们觉得中国人还是找中国人。”
在布里斯托,关于婚姻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慢慢地发生了变化。首先,变化的是不同形式婚姻的比例,现在国内结婚出来的越来越少,在80年代这是主流,那种因为分离而产生的等待,承载了那个时代中国人的婚姻观念。现在,更多是中国留学生在英国人是结婚,或者“闪婚”,这其中的磨合纠缠,越来越多地挑战当今留学生的生活态度。
其次,每个时代的婚姻都是男人与女人的结合,不一样的是我们每代人在自己的婚姻中感受和对幸福的期待是什么。采访的时候,李太太在楼上哄着自己的孩子上床睡觉,L博士说,“那时候,也有两个都出来的,却婚姻失败的。一种是男的想回去,女的想留下;一种是都出来了,却去了不同国家,各自觉得自己在的地方不错。”是坚持个人的独立发展第一,还是保证两个人的幸福和谐优先,始终围绕着每一代每一个人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