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一个老外会下意识地伸一下手?

作者:铁甲精骑 发表:2006-12-22 01:0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一旦有人突破了常规,就会令我们惊讶,这就是思维定势。而任何思维定势,都与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密切相关,就象“一切向钱看”,就必然滋生抢劫、诈骗,而加强公德建设,就会有雷锋、王杰舍己为人、助人为乐一样,而不论这种思想是刻意为之还是下意识、潜意识。所谓习惯成自然么,在一个特定环境里的绝大多数人几乎都难以避免。

周末,笔者乘公交带着孩子去公园,可能是天冷的缘故,车上的人并不是很多,大概总共有20多个人吧,大家都有座位。全体乘客中除了一个高鼻子、蓝眼珠的外国老人以外,都是国人——我的同胞。

周末的北京,交通状况挺好,车速也比平时快了许多,没多久,我们就要到站了。我爱人抱着孩子起身,没想到,到站时车子突然一个急停,我们都往前一个趔趄。就在这时,那个外国老人本能地欠起身、伸了一下手,想扶我们一下(注意,他并不是离我们最近的人)……

而我们的同胞,与平时大多数时候一样,对这种场景基本上都是无动于衷,没有什么反应……

当然,这只是一件小事,平时我们也是见惯不怪了,笔者把它讲出来也并不是想责备任何人,毕竟停稳再下车也是我们自己应当注意的,尽管现在相当多的司机总是急着关下车门。但那位老人的一个下意识的举动却让我们心里暖乎乎的。

不错,我们是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这一点也经常让我们感到很自豪。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对传统的人际关系感到越来越厌烦,但总体来说,我们对我们这种传统的东方式的人情味还是津津乐道,对街坊邻里的那种融洽劲总是心存一种莫名的向往。借着革命导师对罩在“温情脉脉的面纱”下赤裸裸的资本主义金钱关系的批判,我们甚至油然而生一种社会的和文化的优越感!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这个社会也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冷漠了。在某些方面,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比,我们甚至走得更远。耳目所及,各种骗人的把戏每天都在上演,推陈出新、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以前我们信任的许多东西,友情、亲情、爱情仿佛在一夜之间天翻地覆;我们耳熟能详的许多人物、机构,也在不断挑战着其声望和权威的底线!与此相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也越来越低。

在我们的记忆中,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教育,我们的社会应该是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我们的社会应该是个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的社会,我们的社会应该是个抑恶扬善、见义勇为的社会,我们的社会应该是个有理想、有道德、遵纪守法、团结互助的社会!

但现在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人际关系变成这个样子了呢?在我们的传统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怎么就在短短的几年间,我们对他人、对社会的关心就远远不及一个外国来的老人了呢?

笔者仔细回想过后,发觉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冷漠,不少普通百姓仍然具有一颗善良、朴实的心。我们仍拿公交车上让座这样的小事来说吧,如果各位仔细观察一下的话,不论是在北京、武汉还是昆明,主动让座的大多是中年人,其中中年妇女多于中年男士。而相当多年轻力壮的年轻人(不论男女),他们不是装睡,就是把头转向窗外!甚至在售票员点名请他(或她)给让个座的情况下,他(或她)都是磨磨蹭蹭、一百个不情愿!

笔者不敢断言这种情况是否具有普遍性(因为这是不完全归纳法),但如果我们从统计的角度推断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的话,我们将不难发现这其中所蕴含的问题——我们的教育问题。如果普通中年人(乘公交的绝大多数是平民百姓)具有较高的公德素养的话,我们恐怕不得不将其归因于主席在世时期卓有成效的公民道德教育,而现在年轻一代的道德滑坡,除了独生子女问题之外,恐怕我们还得好好地从我们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上查找原因了。

这涉及到我们这个国家的未来。管子说得好,“仓廪实而后知礼节”,说的是人在衣食无忧之后就会有精神、道德方面的较高要求。但实践表明,生活富裕之后,人们的道德素质并不会自然而然地提高,某些时候甚至会进一步恶化,这只要看一看某些暴发户们日常的所作所为我们就不难理解。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衣食无忧却缺少社会责任感、甚至寡廉鲜耻的“公民”恐怕不是我们培养的初衷,也不符合时代的精神。

二千年前,孔子在谈到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之时,曾经喟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孔子心目中的大同社会就是一个诚信的社会,人人各得其所,不浪费、不贪不占,人人自觉,既为已也利他;他心目中的那个社会也是一个大公也不避私的社会,人们互相关心、互相扶助,各尽所能,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尽心竭力。在这种情况下,哪还有那么多的人绞尽脑汁、耍尽阴谋诡计,发短信诈骗、利用职务偷盗国家、他人的资财呢?

因此,培养一种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和舆论氛围应当是我们这个社会现在努力的方向。在这点上,我们不能学“补锅法”,等到问题变得十分严重之后再来着手,到那时,要想扭转那种局面将会是非常困难的。

是的,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确实没有必要象主席在世时期那样,对人的道德继续提出过高的要求去建设一个大公无私的社会,但我们在物质资料日渐丰富、生活日渐富足的同时,对需要帮助的人伸一下援手,并不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吧?

说起扶助他人,今年是1998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最重的一年。据报道,冬季来临,受灾群众的生活面临较大的困难。据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说,今年冬天,全国有7827万人需要政府给予口粮救济,有2041万人需要衣被救济,有571万人需要治病救济,为此,中央已经下拨了49亿元的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也学一学那位外国老人,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受灾人群、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受灾人群捐物过冬呢?如果担心捐钱容易被人滥用、让腐败分子“致富”的话,那一条拆洗干净的棉被、一件七、八成新的冬衣,这做起来并不是很难吧?

(2006年12月21日星期四)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