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解密 16万粤民逃香港

发表:2006-12-28 08:5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据广东省档案局近期解密的档案材料显示,六十年代初,中国进入大跃进时期,为逃避饥荒及经济困难,近16万广东农民及工人偷渡香港。

据外媒综合报导,在解密的档案中,一系列的“急密件”显示,珠海县、台山县,惠阳县、阳江县等地区,渔民逃港严重。尽管广东档案局工作人员告知,相关材料目前还不会完全公之于众,但是由已解密的材料可见,有许多“关于防止渔民外流港澳意见”的急密件,各沿海地区政府纷纷上书要求阻止偷渡潮,事件更一度惊动中共高层。

在1963年4月台山县委渔业部的一份“关于防止渔民外流港澳意见”的急密件中提到:富裕渔民因港澳关系复杂,“加上敌人拉拢、引诱,对现有政策产生怀疑”,同时,生产生活上遭遇困难,而产生思想动摇,“准备利用西南风外流港澳”。

地方基层政府甚至在上书中提出了一些极端的土政策对付偷渡者,如取消偷渡人员家属享受国家定量食品供给、医疗等福利的权利;再者,凡外流港澳渔民,其家具房屋、按配额分发的自留开荒地全部由生产队收回。

通过广划边防区,阻止逃港。1963年2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下发了一份机密文件—《省人委关于港、澳边境地区治安行政管理的规定》,提出7方面的内容来加强边防管理,防止逃港事件的发生。仅4类人准往来港澳;赴港奔丧,须经层层严审。

设边防禁区,包括宝安县的罗湖桥头、沙头角镇、文锦渡口和珠海县的拱北关闸、茂生围等5处划为边防禁区,并从严管理,除到禁区视察者外,一般应禁止参观。

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内地共有过4次赴港移民潮。
第一次发生在1940年代末,在1945至1949年间,有约130万人为逃避内战由内地迁移到香港。
60年代初,为逃避饥荒及经济困难,大量广东省的农民及工人偷渡来港。在1961至1963年困难时期有差不多16万新移民来港。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