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多媒体教学 老师靠粉笔学生凭想像

发表:2006-12-29 09:0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运用电脑制作和教授的多媒体教材,在中国偏远地区推行的情况如何?贵州省一所小学的数学老师说:“多媒体教材把我们这些教语文、教数学的老师,都生生逼成了美术老师。”

据“中国青年报”报导,在毕节市毕节四小教一年级数学的刘老师说:“新教材非常好,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可教材是多媒体的了,我们的教学设备还是老样子——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

报导指出,刘老师所在的毕节四小是毕节市最好的小学之一,但即使在这里,也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而且只是在公开教学时才使用。

同样在一年级教数学的周老师说,“每天的第一节课,我们都会提前二十分钟进课堂,把这堂课涉及到的图画在黑板上”。

由于没有多媒体演示,又没有挂图,老师们只好自己在黑板上画。周老师已经超过四十岁,今年送走六年级毕业生接手使用新教材的一年级时,为了配合教材内容,不得不重新学起简笔画。

另一位教师说,“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有一些挂图,但是到二年级又没有了”。这位老师刚从农村学校调到毕节四小。

她说,这里的条件还算好的,有的课程还有挂图。在她原来任教的学校则完全没有。

教二年级语文的张老师说,“我们有时候只能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想像”。

他们使用的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试验教材,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不同,住在大山里的孩子们对于诸如“江南水乡”一类的词语很难理解。张老师说,“如果能有多媒体设施,演示几张图片,放一段视频,效果会好很多”。

老师们说,虽然他们也在不断努力——自己制作一些教具、往黑板上画图等等,以贴近和配合新教材,但这种努力之艰难,在他们看来,有如“用小米加步枪去打赢一场现代化战争”。

许多老师说,以目前的硬体设施,实施新教材教学的效果还不如使用传统教材。

贵州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邹联克表示,毕节四小的老师们所感到的吃力与尴尬,在贵州全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都非常普遍。

他说,二零零一年实施基础教育改革后,转变了教学和学习方式,教材也结合时代在理念和技术上作了很大革新,但是由于教师观念、硬体设施等原因,这些理念在教学中的确存在不少障碍。

他表示,“以我们的条件,不可能给每一间教室配备多媒体设施,尤其在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中学。这肯定会影响新教材的教学效果”。

来源:中央社台北二十八日电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