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卫星计划北京缄默 肇因胡锦涛不清楚?

发表:2007-01-23 12:3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成功击毁气象卫星已过十天,但在国际批评压力下,中国当局迄今仍未对外说明。据美方官员推测,其原因很可能是最高领导人、国家主席胡锦涛事前并未完全了解反卫星计划细节,或是并未预期军方真能一击成功。

显示未完全掌握状况

中国对军事问题的反应一向较慢,例如美中军机2001年发生擦撞事件后,中方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做出正式回应。这次也是,当美方透过外交管道探询时,中国外交体系似乎显露出完全状况外的反应。种种迹象,似乎代表胡锦涛并未完全掌握状况。

美方官员在接受纽约时报访问时表示,胡锦涛对反卫星武器测试应有大略了解,但对细节或是试射时间可能并不清楚。因此,中国的闷不吭声代表三种可能性:第一,胡锦涛并未预期试射真的会成功,因此并未准备回应国际质疑的说法;第二,国际批评声浪的强度超出预期,中国官僚体系需要重新评估;第三,中方未料到美国会分享(或泄漏 )所掌握的试射情报。

白宫国安顾问哈德利在19日的访谈中就点出几个问题,“中国知情官员的层级到底有多高?这项试验到底有没有得到批准?”他指出,外交抗议的目标正在于逼胡锦涛透露中国的真正意向。

美忧心太空优势不再

中国的缄默某种程度上让美国更为愤怒,这主要来自于美国的太空优势可能被抵销,以及美国的利益可能受威胁─全世界八百四十五颗卫星中,有五十三%、四百四十三颗属于美国。一旦中国具备摧毁低轨道卫星能力,例如这次监测到试射的间谍卫星,就代表美国必须投入大笔经费,才能保护自家卫星侦搜系统。根据分析,美国未来的“太空武器/防卫系统”有几个可能的发展方向:一种是强化现有卫星反制系统,包括提高卫星位移能力避开来袭飞弹;其二则是增加备用系统,当卫星被摧毁后,能立即发射新的卫星递补。最后一种,也是后果最为严重的,就是展开全面太空武器竞赛,将杀手卫星、轨道武器、对地太空站统统搬上台面。

但专家也警告,相对于不顾一切发展太空军备,限武谈判跟强化防御才是聪明、省钱的选择。专家强调,美国的经济、军事早已和卫星通讯密不可分,这点从美国卫星数超过全球总数一半就显而易见,但中国的卫星数才占四%,全面开打的后果,当然是美国吃亏。

来源:自由时报编译胡立宗/综合报导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