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困青少年与囚犯孩子的悲哀

发表:2007-02-05 22:5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靠拾荒维生的人们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China Youth and Children Research Center) 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显示,中国近二十年来大学教育的学费已涨了25倍,而工资却仅成长四倍,以至越来越多的学生交不起学费。许多生活在农村的贫苦中国人无法供孩子读书,因而让一个孩子劳动赚钱供养其他的兄弟姐妹,为自己也为家庭寻找摆脱贫困的出路。此外,在中国有超过150万名囚犯的孩子,其中极少数由热心公益的个人负责收养,而大多数囚犯的孩子艰难的生存,却没有一个政府部门关心照顾他们。

牺牲弟弟未来 换取哥哥前途

中国山东省殷高村 (Yangao译音),黄廷(Huang Ting译音)和他的弟弟黄萌(Huang Meng译音)仅相差一岁。但他们分别在18和17岁时,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黄廷是一位身体强壮、具有开朗和快乐性格的男学生。而黄萌却很沉默、削瘦和弯腰驼背,如同一位老人。

去年秋天,哥哥黄廷离开他居住的泥瓦房,到北京的人民大学上学。而弟弟黄萌面朝地清扫着工厂的地板。

但是当黄廷最近动身去大城市时,他没有作为家庭中第一人上大学的自豪感,而是流着眼泪感到内疚。他说,“我欠我的兄弟太多”,“他比我年轻,却承担了这么多的责任”。

对于许多生活在农村的贫苦的中国人,黄家兄弟俩的不同命运司空见惯。农民们太穷只能让一个孩子接受教育,以至于必须做出选择:牺牲一个孩子的未来换取另一个孩子更好的前途。有时家庭为了设法给孩子提供一条摆脱贫穷的出路,甚至陷于破产。

在另一个家庭,所有三个儿子能够完成高中学业,都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乞求女儿卖淫,当时她才19岁。去年中国媒体也曾报导,一位父亲要他的儿子和女儿抽签,赢者去学校读书,另一个去工作。结果女儿输了,她逃家并跳崖自尽。

而黄家兄弟俩当父亲10年前去世后,他们就必须接掌家庭生活的重担,他们的父亲由于在作物上喷洒杀虫药而中毒身亡。虽然父亲每天只赚一美元多,但他一直是唯一的养家糊口的人,供养着男孩们和他们生病的母亲以及祖母。

起初,男孩们请求减免学费,并向亲戚借钱勉强度过。几年后,13岁的黄萌开始向一些成人学习回收垃圾,并转换为现金,供养这个家庭。直到最近,黄萌被一家得知他们境况的地方企业雇用,为工厂清洗地面,从而使他能够向垃圾告别。

黄廷的高中和村庄为他提供奖学金,支付第一学年的费用,之后他希望得到贷款。他说,“当然我们兄弟之间有很大区别,但都在同一条小船上。我们两人都在尽全力改变我们的命运”。

中国囚犯的孩子生存艰难

中国的法律对于应该由谁来抚养共约150万名囚犯的孩子尚不明确。没有政府部门愿意管理他们。长期以来,亲戚们收养他们。但实际上,许多没人管的孩子游走在一家家亲戚之间。有时,这些家庭甚至不接受他们。

孩子受到忽视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官僚系统,加上某些中国人传统上蔑视罪犯并延伸到他们的孩子。

华盛顿邮报指出,很少的孩子能像大连“儿童村庄”(Children's Villages) 的12人那样幸运的得到照顾,这些私人组织通常由热心公益的个人负责管理。但专家认为,在全国范围内只有9到10个这样的组织,或许收养了1,000个孩子。而根据司法部统计,年龄在18岁以下的囚犯孩子估计有60万名; 专家争辩说,实际的数字更高。

在大连的儿童村庄,许多孩子到达这里之前,受到家乡的村庄或城镇人们的嘲笑或殴打,其中大多数来自贫困的家庭。他们的父母因盗窃、欺骗或谋杀案正在坐牢,在被关押之前,他们经常每天挣不到一美元。

为了保护他们的隐私权,孩子们被起了绰号。九岁的“石头”(Shitou)三年前第一个来到这个家庭生活。他早先的绰号是“蠢货”,是由殴打他的亲戚为他起的。

石头的母亲摒弃了家庭,父亲因抢劫案被判刑六年。男孩与他有病的祖母在一起,每个月轮番在亲戚家居住。

如果这些儿童村庄向政府注册为非政府组织或NG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将会更容易得到国际上的资助,但政府使这个注册过程变得极其困难,例如,地方民政事务官员甚至未说明谁在负责此事,或应当找谁登记。

因此问题在于,法律上存在着漏洞没有照顾到囚犯的孩子。另外就是政府对NGOs的调查总是怀疑NGOs抱有其他刻意隐瞒的动机,尤其是美国资助的NGOs为最。因此使得新团体目前基本上难以注册。

来源:华盛顿邮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