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眼目睹,武汉媒体不会报道的事

发表:2007-03-19 23:2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街头一片混乱。出了事情。

3月16日。晚。8点45分,我乘坐的公交车到达武汉长江二桥南岸一处交通要道的路口交汇处。在就快左转的地段,汽车不能走了。不是汽车出故障,是左前方直通二桥的宽阔路口被人为封堵,分割车道的铁栏被人横置于道路。

被封堵的这条大道叫徐东大街。武汉给道路取名的原则是,和长江大体平行的路叫道,大体垂直于长江的路叫街。徐东大街是直线贯通二桥、以便车辆从长江南岸直达长江北岸的主干道,地处这座特大城市的内环,封堵后的状况可以想象。

估计封堵行动开始不久,交管部门还没来得及在合适的地方设临时标记,让过往车辆改道行,一时间事件附近的道路状况混乱不堪。想调头改道的车辆,因为前后的拥堵,根本无法调头,结果成为新的路障……路面上的车辆横七竖八,蠕动不得。

此刻如果正好在高楼的高层往下瞅,地面车辆的姿势仿佛一大片螃蟹,在交通标记完备的公路上纵横捭阖,横行霸道。

交警在费力地试图疏通车辆调头改道,虽然徒然,却没见他们有什么脾气。这是少见的现象,我待在在车上,无奈的心情渐渐被愕然取代。

发生了什么事呢?

这样大面积交通人为破坏封堵,分明性质恶劣,大片交通已经瘫痪,交警,乃至政府何以还能保持斯文,没有调用大批警力,甚至武警,将肇事平息,对肇事者绳之以法呢!

绝望后下车步行,曲里拐弯地走了半个小时到达另一处未被封堵的路上。很多人在等“救命”的的士,每见一辆“空的”,大家仿佛见到领袖,精神亢奋,不约而同地挥手呐喊。竞争“坐的”的程度比大学生赶招聘的情形还惨烈。

好不容易抢到一辆的士,不仅解决了回家难题,更知道了事件的原因。

武汉市为缓解交通,规划在事发地段建立交桥。要修建立交桥,必须拆迁一部分建筑物。问题来了。武汉手表厂的职工宿舍正在拆迁范围内,这家手表厂属于国有企业,停产多年,又没有“彻底死”,因为没有生产,大批职工靠每月300元左右的下岗补贴活着。

那些年龄偏大的职工,在失去岗位后,谋生艰难。

的士司机好像比市长还洞察民情。司机说他就住在事发地,了解情况。他说政府安排了拆迁费,那些职工宿舍的单户面积多在40平米左右,原来的窝没有了后,拆迁费没法买到新窝。这些人要买新窝,必须再加不少钱,因为新建住宅没有那样小面积的,而他们恰恰是没有经济能力的群体,于是他们就面临没有窝,没有安身之处的困境。

也许他们用斯文的方式N次交涉无果,于是走极端上街堵马路,试图用制造事端扩大事态的方式解决问题。

这类新闻,报纸电视广播都不会报道,也不能报道。

事情发生在北京两会谢幕的当天,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北京的声音犹在耳际:中国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阳光大道。

或许,民生问题还很多。因此,作为坊间记录,将此次武汉交通人为封堵的另类新闻,留在此。

但愿有一天不再能见到这类事情发生,也让我能够顺利回家。

来源:金手指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