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通货膨胀“大敌”中共央行可能连续加息

发表:2007-05-29 02:5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央行放宽人民币汇率波幅,市场一致认为这将带来人民币加速升值之时,通货膨胀这一久违了的现象再次冲击人们的视线。有意思的是,通货膨胀的另一个表述是“货币贬值”。根据计算,在这一轮中国通胀压力下,中国央行可能需要连续加息6~8次。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在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资金不断流入中国,贸易顺差、资本项顺差迫使中国发行了大量人民币,结果流动性严重过剩,资产价格飞升,投资增长速度一直难以压抑。可当通货膨胀这头老虎出笼之后,这种状况可能就要开始发生转变了。

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增幅达到11.1%,但3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了3.3%,虽然4月的 CPI环比涨幅下降了0.3个百分点,但仍触到政府今年3%的通胀警戒线。最新的物价上涨信息,更拉紧了政府神经。而且这次物价上涨有一个特点,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价格上涨尤其快。最近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引起了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商务部甚至出面声明,将动用储备肉来抑制过快的猪肉价格涨幅。

猪肉产品实际上是农副产品中生产率比较高的,这类产品的价格上涨,说明物价快速上涨的趋势可能很快蔓延到工业品之上,一场全面价格上涨的趋势似乎就在眼前。

一方面是通货膨胀,一方面是流动性过剩,夹在中间的老百姓会怎么办?在央行5月18日加息之后,一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也仅为3.06%,扣除20%的利息税之后,相对于3%甚至更快的物价涨幅而言,居民储蓄搁在银行就是在不断贬值、遭遇损失的。老百姓应对货币如此贬值的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增加投资,一种是转移储蓄到资金避风港。以中国大部分老百姓注重资金的安全性而言,目前减少储蓄的老百姓,显然可能将资金更多用于投资了,所以股市在有不少泡沫的情况下继续上扬。

毕竟很多老百姓连社保问题还未解决,更多的人注重的是资金的安全性,未来如果通胀继续快速上涨,这批数量更多的老百姓,他们应对通胀的选择将是把储蓄转移到资金的避风港,如外汇就很可能是他们的选择,以避免人民币的购买力贬值。

当外汇储备急速减少、人民币贬值、金融资产抛售的现象,恐怕就难以避免了。继而因为人民币贬值,资金流入减少,流动性紧缩,投资也会跟随下滑,收入预期受到影响,居民消费同样也会连带受到影响,那个时候中国的GDP增长数据恐怕会非常难看。

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恐怕不得不采取连续加息的手段以抑制通胀。未来通胀水平只要超过5%左右,就可能引发注重安全的储蓄资金出现大量外逃的现象。那么央行恐怕也需要把利率水平提高到同等的程度,以避免这种储蓄资金大量外流现象的发生。

照此计算,在这一轮中国通胀压力下,中国央行可能需要连续加息6~8次,甚至不排除其中出现一次性加息0.54个百分点的可能,才能避免未来通胀可能带来的恶性的负面影响。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