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日本清军墓地之谜(组图)

发表:2007-05-30 04:2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今天,和一个朋友约了会面,地点在大阪一个不大的车站,名叫玉造。我到了以后,却接到朋友电话,说被事情缠住,要过一个多小时才能来。

于是,就没有事情做了。好在,旁边就是一条商店街,甚至,还有一家旧书店,于是走进去挑喜欢的翻看起来。一抬头,看到店主的面孔,是个很老的老头子,神色间似乎大为惊奇。

怎么,我脸上粘了饭粒,摸摸没有啊。

老头子看我不明白,伸手指指挂钟,这才恍然大悟

日本人的作息习惯古怪,加班到半夜,商店可是要十点以后才开门。赶紧道歉,还有点儿舍不得手上拿的一本《北清事变记事》(北清事变,是日本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说法)。

那老头子忽然问:“中国人?”

看来这辈子日语发音是不可能过关的,一听就听出来。点点头–“是啊。”

“噢,那本书是后来的人写的,写得一点也不好。”

很诚实的一个店主么。萨笑了,放下书随口问了一句–“这附近有没有什么可以转转的地方?”

老头子想了想,指指一边山上–那边,有个神社。

哦,谢谢了,那我去看看。我转身要走。老头子接着补充–神社旁边还有一个公墓。。。

怎么会向人介绍墓地呢?这老头子真是老糊涂了。。。但是老头下一句话一下子就让我改变了想法– 。。。里面有些中国兵的墓地,你要是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哦,大阪,怎么会有中国兵的墓地?

看出我的疑惑,老头子补充了一句:“是日清战争(日本对于甲午战争的说法)时候的清国兵,被俘虏的。。。”

“噢,那我应该去看看。”—想了一下,又重复了一遍–“谢谢。”

清军的士兵在大阪有自己的墓地,还是第一次听说,他们是来自何方呢?据我所知,甲午战争中,确有一些清军战俘被掳到日本,现在京都的本愿寺,当初就是关押清军俘虏的地方。他们中的大部分,在战后双方交换战俘的时候,被交换回国。不经意间,想起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最后,是全军覆没了,有很多清军官兵被俘,莫非是他们中的一部分,埋葬在了异国的土地上?

想着,依照店主的指点,走不多远,一座小山上面,就是他所说的那座神社,供奉的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将军真田幸村。

但是,找了许久,依然未见清军官兵的墓地,莫非,店主所说不确。

正好有一个守墓人推车而过,便上前打探。那守墓人年纪虽然不小,但还没有老到可能与战争有关,可是看着我的眼神颇有疑虑,似有些怀疑我的身份。问他名字不肯说,虽然如此,依然很客气地回答说

确实有清军官兵墓地的,如果我要找,他可以带我过去。

一路上,问他几个问题,虽然谨慎,依然肯一一作答。

问:这里(甲午战争墓葬群)的墓碑很多,可是我所了解好像大阪部队并没有在那次战争中打什么仗阿。(还没说听说大阪兵打仗从来不往前跑的)

答:是的,的确没有打很大的仗,但是他们在去台湾打仗的时候遇到疫病,所以死了很多人。

问:这里葬的清军官兵,是不是北洋水师的被俘人员?

答:不是,他们是陆军。

问:他们在那里被俘的?

答:不知道。

问:他们为什么没有被交换回国呢?

答:不知道。

问:这里共有几个中国士兵的坟墓?

答:不多,都在那一片里面。说着,伸手一指。

这是整个墓地最北面的一排,大多埋葬的是日军中的辅助人员,如运输兵,马夫,护士等。

为何在最北面这一排呢?我自己问自己

那个管理员已经到一旁的地藏菩萨祠堂去了,临走嘱咐我不要点火。

想起来刘连仁讲自己逃跑的一段话 –
我们小时候,一直听说日本的北面和中国是连着的,所以逃出来就往北面跑。。。

不多时,就找到了一块墓碑。。。

从“故清国”的字样上看,这可能就是我要找的葬在这里的清军士兵之一了,墓主的名字,写明是“西方诊”

很快,在这块墓碑的前面,又发现两块并排的墓碑。

一块上面刻的名字是“清国 刘起得”

只找到了这四个人的墓碑,问之守墓人,他讲也不清楚是否还有其他的清军士兵葬在这里。看得出他对我颇有些不信任感(我想他是疑惑我与葬在这里的清军官兵不可能有什么关系。),交待了一下不要点火就走回了他休息的小房子。

走在其间,细看碑文,忽然感到有些疑惑–至少,有几个谜,让我感到难以解答

第一个,从碑文上看,刘起得和吕文凤皆死于甲午战争之后不足一年,地点在大阪陆军医院,因此,他们可能是在等待交换战俘期间,因伤或者因病死亡的。然而,杨永宽和西方诊的墓碑显示,他们的死亡时间在大正年间,也就是说,他们在日本滞留了不下二十年的时光。这期间他们为何不想办法回国呢?按说,中国人的乡土观念是最重的。

而且,埋葬他们的单位也很奇怪,是日本“大阪在乡军人会”– 一个日本退伍老兵的组织

他们是因为某种原因被扣押的呢?还是自愿地留下来的呢?这是第一个谜。

第二个,他们每个人的墓碑上,都有大约三十公分长一块斑白的痕迹,与附近的日军夫役不同,也是整个墓地中绝无仅有的。因此我能够轻易地找到他们。

这白色的痕迹,看来是原来是一个或两个什么字,后来被凿去了。这是什么字,为什么只有他们的墓碑上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第三个,杨永宽的墓,显得与众不同。刘起得,吕文凤和西方诊的墓都是面朝西方,望着大陆的方向。狐死首丘,这很符合我们民族的习惯。然而,杨永宽的墓,却是背向西方。是因为没有面向西方的地方了吗?看他背后的墓碑,是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战俘,比他死得还要晚,却是面向西方-- 这里也有几座德军战俘的墓冢,都是面向西方。看来,死后望着故乡,是东西方一样的传统。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觉得战败被俘无颜回首?

还是有什么别的说不出口的原因?想想,忽然又有了一个疑问,那就是其中叫做西方诊的战俘,是否用的真姓名。中国人中姓“西方”的实在罕见,莫非仅仅是一个表示自己来自“西方”的化名?

左思右想,终不得其解。

不想了吧,我来这里,只不过是来看望一下这些深埋异乡不得归家的清军官兵吧。

于是,我把香和花取出来,献在他们的墓前

一时间,忽然想起抗战中粤军军官叶禄群在率部从潮州阵地移防的时候,记录的当时情景:“开拔前,我叫特务长周中生买来香烛、三牲等祭品,在空地设一简易祭台,自己写了一篇祭文 (类似诸葛泸水班师的祭文) ,对空宣读:‘我阵亡之战士,随我旌旗,逐我之部曲,一同上路,各人认准本乡,魂归故里,受家人四时之祭祀……’”。

对不起了弟兄们,甲午那年,咱们没打赢。
说起来,这片墓地草木苍翠,阳光温暖,虽然是异国,也希望这些清军的士兵们能够在九泉之下安眠吧。

一旁,就是守墓人休息的小屋,也是给地藏菩萨上香的地方。那个守墓人无论怎样,都拒绝我拍照的要求,但看到我真的是来献祭的,口气温和了许多,告诉我这里他每天都要扫的,不必担心。

我猜他还是在想我和墓地中的清军官兵有怎样的关系,但亦无意解释,只是真诚地向他道了谢。

他大体帮我解开了第二个谜–碑上被凿去的,似是“降卒”二字,也可能是“捕俘”或“俘”字。现在这里归大阪四天王寺管理,日本战败前则归日本陆军管辖。那时他也还没开始在这里做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了,据说有一个中国将军来日本收集索还甲午战争时日军掠去的物品。这个墓地的管理部门也就将清军官兵墓的情况造册上报中方。此时,因为担心“降卒”这样侮辱性的字句引起中国方面的愤怒,故此火速将其凿去。同时,也顺便将德国战俘名下同样的字句凿掉了。不过,中国将军最终也没有来。。。

听完让人不胜唏嘘这件事,我还真的知道这件事。当时我国来办理此事的并非“将军”,而是海军少校钟汉波(后来的国民党海军永定舰舰长),他将日军掠夺走的定远,靖远两舰铁锚,锚链用同样在战争中曾被俘的飞星,隆顺两轮押送回国,是为中国海军一大盛举。然而,此后钟却未能获准再次赴日继续这项工作。因为中国再次开始了内战,海军也被卷入并发生激烈的内斗,再无精力经费作此事,甚至,靖远的锚链,还被某些贪婪的部员用废铁的价格卖给了铁匠铺。

那么,他没有再到这里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而其他两个谜,还浑然不可解。。。

正在此时,友人的电话打来,说是已经到站,让我速去会合。

匆匆而去,又忍不住回首,默祷一句–可能的话,君之魂魄附在船上,回去应该不难,回家看看吧。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