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大校长书记双双落马

发表:2007-06-28 19:5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基建、采购领域已成高校职务犯罪“重灾区”

  2006年6月20日,因涉嫌重大受贿,武汉科技大学原校长刘光临被刑事拘留。两个月后,该校原党委书记吴国民也因涉嫌受贿被刑事拘留。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2006年初,武汉科技大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查报告会上,当时的书记吴国民、校长刘光临公开承诺:廉洁自律,从我做起;严格要求,接受监督。

  如果不是因为涉嫌重大受贿,刘光临将会以一位有成就的大学校长身份,体面地退休。

  3月中旬,咸宁市某看守所,中等个子的刘光临,穿着依然整洁,但落马前那头乌黑的头发已经全白了。

  “第一眼看见他,跟一年前当校长时的照片完全是两个样子,这种反差太强烈!”据最近见过他的人士描述,“看起来,就是一个落魄的老人。”

  刘光临,1946年出生,如今已年过六旬,曾任武汉科技大学校长(正厅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国内知名的水利专家。

  2006年6月20日,就在即将退休的前夜,因涉嫌重大受贿,刘光临被刑事拘留。与此同时,在刘的家里,检察机关搜出现金300多万元,加上各种存款,总计超过500万元。“银行工作人员带了3个点钞机,点钞点了4个小时。”省反贪局一位办案人员说。

  两个月后,之前还积极配合检察机关调查刘光临一案的武科大党委书记吴国民,也被刑事拘留。

  随着案件逐步清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浮出水面:校长刘光临的“落马”,居然源于书记吴国民的举报。

  一封神秘的举报信

  刘光临的突然“出事”,源于一封神秘的举报信。

  2006年3月的一天,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收到了一封举报信,内容是举报武科大校长涉嫌贪污受贿的问题。信写得很具体,还列举出了刘受贿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内容。

  正当办案人员考虑举报信内容的真实性时,陆陆续续,又有另外几封相同署名的举报信寄到了反贪局。

  这些信中反映的情况,与第一封举报信大同小异,落款都是同一个名字:樊府哲。樊府哲——反腐者,这个名字显然不是一个真名,举报人并不想公开自己的身份。

  写这些举报信的人为什么这么知情?他们究竟是谁呢?要找到举报人,可能不太容易。

  “虽然信上涉及的受贿金额不是很多,但是字里行间,却让我们捕捉到了某一些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这些信息都与武汉科技大学新校区建设工程有关。”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吴忠良局长介绍。

  武汉科技大学黄家湖新校区,占地面积超过2000亩,建设总投资接近20亿元。当办案人员实地暗访时,发现很多工程都还没有完工,每一个工地上,都有包括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内容、项目负责人等内容的告示牌。

  这所大学新校区的基建工程款共18个亿,共有11家建筑公司承接项目。在对工程项目负责人摸底后,4个承接工程量很大的建筑公司负责人浮出了水面。

  令办案人员欣喜的是,这几个人的名字都曾经在举报信中出现,并且确实在新校区建设中,获得大量工程。而且,进一步调查发现,这几人都有行贿记录。

  随着案件侦破的深入,承揽该校图书馆建设的王某进入办案人员的视野。承包这样的工程,必须是具有一级资质的施工队才有资格竞标,但这个王某只具有三级资质。三级资质公司怎么能够拿到一级资质公司的工程呢?疑点顿生。

  经过调查,王某承认,为了承揽工程,他曾经给了中间人何某300万元。根据供述,专案组人员把握好审讯的力度,迅速获取有关间接证据。何某交代,他曾经向校长刘光临行贿48万多元。

  据何某在审讯中交代,在他被抓捕的前一天,还跟刘光临有一次密谈。当天,刘光临向何某表示:“最近查得很紧,他们动不了我,但是你们自己要小心,你们出事了我不管。”

  这次谈话的内容,被办案人员认为是何某心理防线最终崩溃的重要原因。

  通过大量的外围调查,包括:资金来源、交待的场景符不符合客观条件等等,办案人员得出结论:何某所交代的情况真实可靠。

  刘家搜出300多万现金

  2006年6月20日,刘光临被刑事拘留。,查获现金300多万元。

  这个意外的结果,也被认为是案情的根本性突破。

  事实上,大量的外围调查,侦查机关已经掌握了很多证据。但是办案人员仍然显得十分谨慎,侦查机关最终决定采用“传唤”的方式。在“传唤”刘光临的当天夜晚11点钟,办案人员敲开了刘光临的家门。

  搜查进行了两个小时,毫无收获。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发现卫生间的天花板上有一个天窗,打开以后,发现上面全是烂纸箱子,办案人员在这些烂纸箱子里面,找到了两个密码箱。通过刘的爱人获得密码以后,两个密码箱被打开,每个密码箱有60万现金,两个密码箱搜出了现金120万。

  面对巨款,刘光临的妻子有点扛不住了,她一头栽到床上一动也不动。办案人员围着床转了一圈,凭着职业敏感,他们意识到,校长夫人躺着的这张床一定有问题。

  于是,他们马上采取行动——床上的席梦思被掀下来,把床板撬开,床板中间又搜查出一个密码箱,打开一看,里面又是60万现金。之后,办案人员依此类推,在另一个房间的床板中,又发现了另一个箱子,这个箱子里面,装了80万现金,接着,他们又在柜子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包钱,里面有5万美金。

  据悉,在接受传唤的12个小时里,刘的情绪非常抵触,反复宣称自己的工作成绩。直到办案人员告诉刘搜查的结果,并正式对他刑事拘留时,“刘一下子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顿时面色沉重,心理防线全面崩溃”。

  在之后两天时间里,刘如实交代了他受贿的全过程。

  工程“陷阱”的诱惑

  4月17日,记者冒雨来到武汉科技大学黄家湖校区。

  正是这个新校区,让刘光临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并直接见证了刘从人生的巅峰沉沦,以至于沦为阶下囚。

  事实上,在武汉科技大学的多数师生看来,刘的落马显得很突然。

  据悉,刘光临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是2006年6月5日下午在校本部接待武钢集团公司领导,该校校报曾予以报道,之后刘光临就再也没有现身。

  2006年7月26日,孔建益被正式任命为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校长的突然更换,才使他们意识到,刘校长已经出事了。

  
  神秘举报人原来是书记

  随着刘光临的落马,很多困扰办案人员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一些先前拒绝承认行贿的建筑商纷纷交代了事实。案情的深入,也使得包括基建处长在内的一批干部相继被查获。

  “我们只做了一件事,把校长拘留时的照片摆在桌子上,问他们认不认识,他们一下子就蒙了,并很快就交代了。”一位办案人员透露。

  在对其中一个建筑商的“中间人”进行审讯的时候,一个令人意外的人闯进了办案人员的视野,这个人就是该校党委书记吴国民。

  湖北省反贪局一位负责人透露,当检察机关到学校调查校长的相关情况时,吴国民代表学校与检察人员积极联系,并进行了相关的沟通。他多次强调,没想到刘会出这么大的问题。

  侦查机关对吴国民进行了秘密调查,一个多月之后,吴涉嫌受贿的事实浮出水面。
  
  吴后来在接受有关记者采访时,对于写信的理由做了这样的解释:“因为我感觉校长调来以后,对人、财、物的事项很感兴趣,插手也插得比较重,我感觉恐怕对学校不好。”

  很显然,这个理由并不充分。

  在接受湖北卫视记者的采访中,吴承认,他跟校长刘光临有矛盾,而且矛盾很大。当被问道,举报校长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会牵涉到自己,吴显得很沮丧,“我如果不说,也许学校的事出不来,现在是搬起石头砸到自己头上来了。”

  说到书记吴国民,刘光临显得很激动:“他不学无术,成天就搞小动作。”

  吴的落马,对武科大师生来说,无疑是又一个重磅炸弹。

  “双面”刘光临与高校廉政

  建树颇丰的知名教授、省厅级高校校长和一个受贿数百万的“贪官”,两个截然对立的面孔,在刘光临身上重叠。

  1946年5月出生的刘光临是江西赣州人,1981年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下简称武水)研究生毕业,是“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随后留校任教。先后任系主任、科研处长、教务处长,1996年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副校长。武水既是他的母校,也是他的政途发迹之地。

  一位接近刘光临的教授此前接受特约撰稿人采访时说,在工作上刘光临是个有魄力的人,“胆子大,能力强”。

  据这位教授介绍,刘光临担任学校领导后,爱说大话,说空话,缺少文人的性格修养,更像个政客。

  另外,刘被认为做学术业务不够严谨。他曾经要求自己的博士生一年内写完博士论文,这个要求显然过高了。当时很多博导都表示,三年内能完成博士论文就不错了,学术研究不能单用时间来限定。刘还曾经对一些老博导说,我带的项目动辄几十万、上百万资金,你们的项目都太小了。这让很多老教授对他的学术态度和素养不予认可。

  2000年是刘光临命运发生改变的关键一年,这年武水并入武汉大学。作为第一副校长的刘光临没进入武汉大学校务领导班子,让他一度情绪极为低落。

  接近刘光临的一位原武水退休教授透露,正是因为这次的人事调整没有合适位置,刘光临便有了离开武汉大学的想法。这被认为是他进入武汉科技大学的一个动因。

  2001年,在武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工作半年后,刘调入武汉科技大学担任副校长。同年9月,刘被正式任命为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在武科大工作后,刘光临一直还住在武汉大学校内,如果不出事,他在去年7月就能退休了。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