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中国养鸡场多数死鸡流向餐桌

发表:2007-07-20 10:4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广东「南方周末」今天报导,中国每年吃掉的鸡接近五十亿只,但中国科学院一项针对「养鸡场死鸡去向」的调查显示,中国大部分死鸡都已流向餐桌。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及其课题组从二零零五年七月至今,分赴山东丶内蒙古丶北京等各省展开「养鸡场死鸡去向」的调查,结论是大部分死鸡被端上了餐桌。

蒋高明说,「在我们调查的养鸡场中,进入食物链的死鸡超过八成。」

蒋高明还披露,大量死鸡从禽病医院流入市场,这些死鸡是鸡农带来让医生诊断的,这些可能有疫病的家禽理应被焚烧或掩埋处理。

他说,但是通过熟人介绍,医院发现死鸡可以卖钱。於是,卖死鸡就成了禽病医院的生意。现在,每天都有专人到医院收购死鸡。

在华南一处禽类批发市场里,鸡贩子陈仔说,批发市场绝大部分死鸡都被出售,除了极少数高度腐烂的,每天至少有五十万只鸡流入市场,按照百分之五的最低死亡率,大约两万五千只死鸡被市民吃掉。

实际走访多处禽类市场,死鸡通常被装进编织袋,扔在臭水沟里,皮毛不整丶异味扑鼻,但都被明码标价,并随着市场行情上下浮动,例如竹丝鸡每只三元,清远鸡每只九元。 

一般而言,比较新鲜的死鸡才会整只出售给商家,用於加工烧鸡丶烤鸡;不太新鲜的,会把鸡翅丶鸡腿丶鸡爪切出来,制成冷冻食品。

另外,死鸡的内脏,包括鸡胗等,大多流向烧烤摊,而腐烂比较严重的鸡被制成火腿肠。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饭店的「乳鸽」或油炸「麻雀」,其实是剥过皮的小死鸡。

报导说,相关产业链已非常成熟。在下游,有专门要内脏的商贩,有专取白条鸡的商贩,还有加工熟食的,而终端是饭店丶熟食店丶烧烤摊甚至超级市场,死鸡由此进入餐桌。一般情况下,鸡的死因有两种:传染病死亡和非传染病死亡,包括药物中毒丶天气过热丶环境污染丶打斗致死等。中国多数养鸡场统计鸡只死亡率为百分之五至十,但专家认为这项统计数字严重失真。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丶复旦大学教授李枫说,死鸡通常是病鸡,带有各种传染性病菌,加工者为了掩盖死鸡的异味,往往又加了过多添加剂,对人体危害更大。

根据蒋高明的调查,很多养殖户为了让鸡少患病,将磺胺类药物掺入食物中,甚至使用禁用药物奎乙醇。工厂化养殖的鸡,每天吃下大量添加剂丶安眠药丶抗生素和激素,养殖者把鸡的生命周期由两百多天缩短到四十天,「这样不科学的喂养,怎能不提高鸡的死亡率?」

另外,在天津丶北京等地,一些养鸡场至少七丶八十只鸡挤在一平方公尺的狭小空间里,身体都转不过来。

蒋高明说,严重违背生物学规律的养殖,使得这些鸡异常脆弱,「放个鞭炮都能被吓死」。这样的鸡进入食物链,无论是否死亡,对人体的危害可想而知,即使这些鸡粪做成的肥料,都会因为重金属含量超标而造成危害。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