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经济火红背后藏隐忧 城乡差距拉大

作者:郭萍英台北特稿 发表:2007-07-21 22:0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火红,但在亮丽数据的背后却暗藏社会发展的隐忧,特别是城乡之间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农民的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仍远远落后城市居民,且农村的物价上涨幅度竟超过城市,农民生活水准依然相当艰困。

中国国家统计局七月十九日公布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人民币七千零五十二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二,增幅高于上年同期四个百分点,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两千一百一十一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加百分之十三点三,增速高于上年同期一点四个百分点。

尽管北京宣称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增幅为多年来所少有,但若深入分析可发现,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极度不平均,城市居民的收入是农村居民的三点五倍左右,且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幅度明显超过农民,甚至在与去年同期比较的增长幅度也是城市高于农村。因而,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仍远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且有天差地别的现象。

事实上,不仅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居民收入有所差别,城市与城市之间以及乡村与乡村之间也有所差别,就以北京而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一万一千二百四十二元,这个数字远高于全国平均值的七千零五十二元,同比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七则与全国平均值的百分之十四点二大致相同。

不过,北京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五千五百八十六元,远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前者约为后者的一半左右,但同比增长百分之十点五,明显低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换言之,北京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虽然均呈两位数的增长,表面上看似乎成果亮丽,背后却隐藏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均,且两者的差距有渐趋扩大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并不代表生活的改善,必须将物价上涨的情形一并考量,才能了解居民的生活水准到底是真正的提升或者只是美丽数字下的谎言,亦即居民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在物价上涨的压力下,实质生活水准却是不进反退。

根据统计局七月二十日公布的最新资料显示,六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比去年同期上扬百分之四点四,其中城市价格上涨百分之四点一,但农村价格却上涨百分之五点零。换言之,农村物价上扬的情形更甚于城市,观诸前述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情形,城市居民收入明显高于农村居民,且增加的幅度也是城市高于农村,但物价上扬情形却是农村高于城市。

就北京的立场而言,一连串的数据显示经济发展非常火红,但真实情况却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比不上城市居民,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却必须忍受较城市居民更严重的物价上涨情况。相形之下,农村居民的生活较水准远不如城市,甚至可说是艰困多多,这也难怪中国大陆农村人口持续大量流往城市,特别是青壮年人远离农村而直奔城市,原因不仅是城市生活水准较高,谋求也较容易,影响所及,农村则渐趋没落,农业问题丛生。

中国大陆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各方瞩目的经济蓬勃发展背后其实暗藏着不为人注意的隐忧,而官方公布的亮丽经济数据之中则透露着城乡差距日益拉大的社会问题。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