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关键词义的误译误读

作者:朱健国(深圳) 发表:2007-07-30 20:3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德国人认为,俄国人和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中一些关键词义有不少误译误读,这使得一些人借马克思学说影响人类共生。

据《德国之声》资深记者史明介绍,典型的例子有两个。

比如"无产阶级",马克思着作中这一词的德文原意并非是"没有财产的人们",而是指"没有财产占有权的人们",但财产权有三涵意:一是占有权,二是支配
权,三是受益权。"没有财产占有权的人们",可以通过租赁获得"支配权",没有"没有财产占有权和支配权的人们",还可以得到"受益权"。如他人拥有的
商铺,你虽无占有权和支配权,却可以通过在其中购买商品而获得"受益权"。这就说明,"没有财产占有权的人们"并非等于"一无所有",他们可以通过"支
配权"和"受益权"而与拥有"财产占有权的人们"进行利益共享共生。但是一旦翻译成"无产阶级"("没有财产的人们"),误导为"无产者在斗争中只会失
去锁链",则会迷惑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与"有财产占有权的人们"世代为敌,人类世界便会永远在无休止的嫉妒、怨恨、仇恨中相互专制。

再如"资产阶级",马克思着作中这一词的德文原意也并非是指"有产阶级",而是指与贵族阶级相对的"市民阶层","市民阶层"者含有"有财产占有权的人
们",但也包括许多"没有财产占有权的人们",他们的根本特色只是"非贵族"。"市民阶层"组成的"市民社会",是现代民主共生社会的中流砥柱。将马克
思的"市民阶层"误译为"资产阶级",就误导人们仇恨资本与"有财产占有权的人们",而忽视了对"市民社会"的发展建设。没有制约抗衡解构特权贵族专制
的"市民社会",就不会有真正的民主共生社会。

可以说,一个世纪来世界上许多你死我活的斗争悲剧,皆因一些人有意或无意地对马克思主义中一些关键词义进行了至今不悔改的误译误读。德国人自从将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词的马克思德文本意重新解读诠释后,几十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全国性大罢工,德国劳资双方的关系如今可说世界上最和谐的。

节选自“从德国看香港,无限悲悯
--香港回归十年大倒退随感”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