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闻人透露 中央不让报道“负面新闻”

发表:2007-08-01 00:3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北京电视台“纸馅包子”新闻事件余波未平。中共宣传部门在十七大召开前收紧传媒对负面新闻的报导。

据北京新闻从业人员透露,近期当局对媒体下了禁口令,要求不要报导“负面新闻”。同时,一些中央和地方媒体也在对人员聘用和版面设置进行整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记者说,目前媒体不仅在报导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问题时“收敛”了许多,上面甚至授意不要报导房地产纠纷以及与物价相关的可能引发“负面影响”的报导。

前一段时间,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制作的“纸馅包子”新闻被当局指作假新闻。该栏目负责人和新闻的制作者或遭撤职、或受处份,当事记者--北京电视台临时聘用记者訾北佳被刑事拘捕。

这条假新闻的出笼正值西方媒体频频披露中国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问题之时,这条“自报家丑”的新闻使得本来就忙于对中国产品和食品质量进行辩解的中共政府更加尴尬。“纸馅包子”被揭为造假新闻之后,一些媒体和新闻从业者感到羞耻。

*“念紧箍咒”*

在这宗新闻事件之后,媒体发觉宣传部门又开始“念紧箍咒”。中国官方背景的香港大公报星期一载文披露,同样存在大量聘用新闻人员的中央电视台也因为纸馅包子假新闻事件受到影响,开始清退被称为“新闻民工”的编外员工,一些暑期到央视实习的大学生也被取消实习安排。

南华早报引述的消息来源披露,北京市委宣传部已经要求北京娱乐信报砍掉政治和社会新闻版面,以娱乐和时尚取代。该报导说,这份报纸聘用的大约100名记者中,估计有三分之一会因为报纸从原来的40页缩到32页而丢掉工作。

与北京娱乐信报同属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的竞报被要求以体育报导为主。其他在北京市委宣传机构控制下的北京青年报和北京晚报等报纸,也被警告不要刊登和报导负面新闻,甚至不能转载其他地方报纸报导过的负面新闻。

前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李大同因其主持的《冰点》反映敏感社会问题被“处理”,调离了《冰点》的编辑职位。李大同说,政府在媒体事件之后的这种反应并不明智。

李大同说:“总的说来,中共政府反应过度,并且搞得很愚蠢。其实稍微懂一点传媒的人都不会这样搞。它现在的方式是让所有的新闻媒体都不登负面新闻。这样一阵状况本来就是不正常的。怎么可能这么大一个国家、十几亿人口,突然一夜之间就没有负面事情了?这明摆着是政府在背后操纵。”

*李大同:过份贯彻中央意图*

李大同指出,中央授意对媒体要采取动作,那么地方就会“上行下效”,并且往往是过份地领会和执行中央的授意。北京市委宣传部门就是在这种“过份贯彻”中央意图的官僚作风下强制收紧它所能够控制的媒体。

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中国传媒问题学者邱林川认为,在中国现有体制下,当局监管部门在媒体闹出问题后“念紧箍咒”的做法不足为怪。

邱林川说:“在‘假包子’事件之后出现的这样的对于中国媒体也好、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的发展也好,往往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收放’的循环。一阵子收拢,加强控制,然后再来放。而放是逐渐的,收往往是很快的。”

前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李大同认为,最近中央地方都在收拢对媒体报导的控制其实不完全是“纸馅包子”惹的麻烦。他说,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十七大就要召开了,根据中共政府历来的做法,在这类重大会议前夕,政府往往会收紧媒体,控制对负面新闻的报导。

来源:VOA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新一期特刊已经发表
请荣誉会员登陆下载
更多会员专刊

更多专题
今日重点文章
更多重点文章
donate
72小时热门排行
更多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更多专栏作家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