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乡长自曝政绩造假内幕

发表:2007-08-12 00:2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最新一期半月谈发表了一篇题为《"我们被变了味的指标考核逼成了骗子"----湖南一乡长自曝政绩造假内幕》文章。这是半月谈记者最近到湖南南部某地采访,当地一位乡长向该记者揭露当前大陆地方官员在政绩考核中弄虚作假,打肿脸充胖子内幕----制度性要求造假逼出来的"骗"。

文章借这位乡长自述说:我在湘南一个乡镇政府干了11年,当乡长两年了。县委、县政府对乡镇的政绩考核在很多方面背离实际,逼着乡镇干部造假。一些干部甚至认为,干工作就是一级骗一级。造假好的干部反而得到提拔,这就形成了错误导向。

这位乡长举例说,我们乡1.9万人,农民占95%,人均耕地0.87亩,主要收入靠打工。农民生活水平在全县比较靠后,可上报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数字并不落后,2005年报的是4300多元,2006年增加到4600多元。实际上,农民可用现金少得可怜,平均起来每年也就600到 700元吧。农民人均纯收入数字报得这样高,主要是以前为达到“小康”考评标准,满足上级领导“政治需要”而盲目造假的结果。几年前,我们乡曾有一次报得比较实际,当时全乡21个 村中有8个排在全市倒数10位,乡领导被县领导批得狗血淋头,以后就只有虚报了。

文章还说,招商引资也靠骗。县委、县政府将投资规模500万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列入乡镇考核指标,而且要求至少有一个外资企业。但该乡是农业乡,无法完成,于是"我们就从市里请来一个老板,让他帮忙出具各种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再找一个临时性的工地做摆设,把考核组带过来。"在大家都心照不宣、弄虚作假情况下,顺利"通过了考核"。

这位乡长还说,上级前来考核,每项工作的汇报都要装订成一大本“书”,其实领导并不仔细看。他们经常把旧的资料复印,改一下数字,就成了新总结,实际一文不值。领导却很满意,说首先你们乡态度就很好。在统计部门汇总排列各种考核数据时,他们凭关系找熟人,刺探某项工作排到县里第几位。如果打听到其他乡镇把分加上去了,名次超过他们,他们就得赶紧再找人“公关”。

来源:网络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