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日 堂皇的“正向歧视”

发表:2007-10-04 04:4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国庆长假,中国各景点游人如织,建筑工地民工仍在加班加点之际,中国媒体上显眼得有些刺眼的一条消息是西南的直辖市重庆宣布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为"农民工日"。

官方新华社的报道说,"重庆历来关注农民工群体",然而在新华网的同一页面仍可见到前不久重庆一名"棒棒"(搬运挑夫)在影楼外乘凉休息而遭保安暴打的报道和图片。

据当地媒体报道,"四大火炉"之一的重庆今夏气温奇高的那段时间,不少空调大开的商场、大厦纷纷禁止这些衣衫简单、汗流浃背的"棒棒"在门口享受流泄出来的冷气,让这些"力哥"们欲"过厨门而大嚼"亦不可得。

也许,和一个堂皇的农民工日相比,重庆,包括全中国的农民工更需要的是一刻安静的休息,是免于被驱赶和殴打的恐惧。

弱势标签

在中国,干部没有自己的节日、工人没有自己的节日,二等公民的农民也没有自己的节日,全体劳动者也已经有了一个共同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何来农民工日?

农民工日可以说是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的又一个注脚和标签。也让人想起西方一个非常不符合汉语习惯的说法:Positive Discrimination,姑且称之为"正向歧视",也就是指为了照顾那些宗教、性别、种族、种姓方面的弱势群体,以特殊政策,比如降低录取标准、制定强制招收比例等,在教育、就业等方面对他们予以特殊待遇。

"正向歧视"的本义是矫正歧视,但彰显的也恰恰是其实。或许正因如此,"正向歧视"在英国是非法的,大概唯一的例外是北爱尔兰和平进程中对招募警察要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人数相等的规定,就这也闹出了人权官司。

中国农民工作为一个难处多多的弱势群体是个不争的事实,仅从这次重庆农民工日主题的安排就可见一斑。

新华社的报道说,今后将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分别围绕农民工培训就业、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安置、户籍管理、土地使用等方面"进行讨论、宣传和"送温暖"活动。屈指算来,等民工们面对的这些问题都逐一被"主题"一次,估计要到十年以后了。

制度,还是节日?

然而,农民工面临的这些问题,答案并不在农民工群体本身,也非一个农民工日所能解决、甚至所能引起关注的。

如果农民工能有自己的工会组织,或者他们中一部分人已经加入的官办工会能多少发挥点而作用,他们的劳动保护、工资待遇还需要制度和法律之外的宣传与"温暖"吗?

如果没有了把公民人为分成三六九等的户籍制度,他们的子女教育还用通过游击战式的民工子弟学校来解决吗?

如果他们能通过自己的组织争取到合理的收入,他们自可以解决自己和老婆、孩子在城市里的安身立命问题,不至于把数以千万计的子女留在农村,自己也成了中国爱滋病的高发群体之一。

至于社会保障、医疗则更不是农民工群体所独有的问题,我们难以想像在只有公职人员享有医疗和充分社会保障,而多数民众只能"积谷防饥、养儿防老"、"小病挺着、大病等死 "的情况下,农民工的社保和医疗能单独得到系统的解决。

因此,农民工问题的根源不在他们自己,而在制度、在城市。

今年第一个"重庆农民工日"的主题是"融入城市、体现价值",但残酷现实如纳凉亦遭暴打者表明,城市不是农民工们想融入就可以融入的,农民工的价值也不是他们想体现就可以体现的。

中国近年喜好节日,这次重庆把农民工日设在11月的第一个星期日考虑之一是"11月全国尚没有确定的重要节日"。但如果实在要设节日的话,不如设个"公民日"、"人道日",对推动城里人以平等心态对待农民工,推动农民工自己捍卫应有的权利也许更有裨益。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