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女性艾滋病感染者比例上升

作者:记者 王晓丹 通讯员 席迪西 发表:2007-12-01 14:1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世界上每隔8秒钟就有一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每天有1.1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每天有8000名感染者失去生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烟台市的艾滋病现状如何、有何新的变化、防艾工作达到何等水平--时值"世界艾滋病日",记者专门采访了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制科专家杨珊

    八成感染者因性途径感染 男女感染者比例5:1

    "烟台市属于艾滋病的低流行区,虽然近些年来烟台市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数量有所上升,但多数是从前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新发现者较少。"烟台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制科杨珊科长告诉记者,当前烟台市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已由血液传播变成性传播为主,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传播,在2000年以前,烟台市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中由血液、血清途径感染的占8成,由性途径感染的只占2成,感染者以外来务工人员居多。上世纪80年代以来,血液管理规范化,血液传播途径得到了有效遏制,性渠道传播则日渐猖獗。

    在烟台市今年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经性途径感染的比例接近8成,感染者平均年龄30岁左右,大多数感染者都是由于多性伴、一夜情、男性同性恋和婚外恋等高危性行为所致。杨科长指出,随着性开放程度的提高,由多个性伙伴、一夜情、网恋、婚外恋等导致的不安全性行为明显增多,这些都成为滋生艾滋病感染者的温床。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烟台市发现的女性感染者比例在逐年上升,男女比例从2000年的10:1上升到目前的5:1。在这些女性感染者中,经性途径感染的占7成以上,经血液途径感染者占2成,其中2/3为静脉注射吸毒者。她们绝大部分为外地来烟打工或从外地嫁入本地的妇女,有的在当地曾与吸毒者结婚或同居而感染,有的是"瘾君子"与人共用注射器吸毒染病,还有的在娱乐场所工作,吸食冰毒后乱性而染上病毒。

    "女性感染者的增多给艾滋病的传播带来很多隐患,一方面会通过性途径感染其性伴侣,另一方面还可能通过母婴传播造成下一代的感染。"杨科长提醒,有过不安全的性行为、到不正规的美容院做过美容手术等高危行为的女性朋友都应该及时进行检测。

    高危人群不自危 艾滋病竟当肺炎治

    这是一个发生在烟台市的真实案例。李某,23岁,未婚。今年年初他突然开始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在医院被诊断为肺炎,打了半个多月的吊瓶也没见好。后来,有一名医生提出为他做血液检测,检测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李某感染了艾滋病,并且已经到了晚期。原来,李某是一名同性恋,之前曾多次与同性发生性行为,然而出于对自己隐私的保护,他对此一直绝口不提,导致病情被贻误,一个星期后就去世了。

    "很多有过高危行为的人往往选择隐瞒往事的方式来自我保护,最后的结果就是害人害己。"杨科长无奈地说。

    据介绍,由性途径感染者潜伏期为8-10年,血液途径感染者为5-7年,男同性恋感染者为3-5年,处于潜伏期的艾滋病感染者基本上没有任何症状,如果不发病就很难被发觉,医院的一般体检不包括艾滋病检测项目,诊断是否感染艾滋病只有依靠验血,这就给感染者的发现和诊断造成了困难。目前我国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为20万人,据估算实际人数为60万,有2/3左右的感染者尚未被发现。

    "围绕性和血液两个传播途径,吸毒人群和性乱人群的危险系数最高,有不安全性行为的人首当其冲。"杨科长特别强调,同性恋主要是男同性恋在艾滋病感染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且远远高于异性恋。

    "感染会最先在高危人群中蔓延,这些人又是桥梁人群,通过性途径、同用吸毒工具等将病毒传递给健康人,如果丈夫嫖娼感染病毒,通过性生活传播给妻子,妻子传播给孩子,病毒就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进行了传播。"杨科长指出,母婴传播就是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的一个标志。

    从事艾滋病防制工作十余年,杨科长坦言最难的一点就是人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却不一定付出行动,尤其是很多高危人群即使意识到行为的危险性却并不愿意改变自己。社会的歧视、不能治愈的现实,使许多有过高危行为的人不敢去面对检测,侥幸心理、麻痹思想使许多感染者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造成终生遗憾,有的还传染给了自己的配偶。

    感染艾滋不等于判死刑 人们因无知而恐艾

    一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每隔8秒钟就有一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全球每天有1.1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与此同时,每天有8000名感染者失去生命。与艾滋病发病的现实状况相悖的是某些人对艾滋病认识的淡薄,甚至有市民会问:咱们烟台有艾滋病吗?

    缺乏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是造成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在多部门合作下,防艾知识走进了农村、学校、家庭、社区和一些重点场所,目前我市市民的防艾知识知晓率为89.67%,高危人群知晓率达到了95%,但仍不排除部分人对艾滋病的误解。

    "艾滋病虽然没有办法治愈,但完全可以治疗,疾控部门提供的艾滋病检测和治疗都是免费和保密的,对于发现的感染者,专业大夫每半年进行一次免费检测,观察他们的免疫状态,需要服药时则为他们申请提供抗病毒药物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只要积极配合治疗,现行的医疗水平可以保证感染者有较长的生存时间,国外感染者生存时间最长的已经超过20年。"杨科长介绍,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生活工作接触不会感染上艾滋病,只要双方同意,艾滋病感染者同样可以结婚。我市从2004年起开始为艾滋病病人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已累计为10余名病人进行了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他们中9成以上的人重返了工作岗位。

    无知让一部分人侥幸度日,也让一部分人谈艾色变,"恐艾症"就是典型表现。因为对艾滋病存在误解,一些曾有过危险性行为或是曾到小门诊拔过牙、去不正规美容院做过手术的人开始陷入"我会不会也感染了艾滋病"的恐慌,有人甚至几天几夜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媒体曾报道过一男子因为有过高危性行为而担心自己感染艾滋病,最终不堪精神压力自杀身亡,但第二天检测结果表明,他并没有感染艾滋病,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剧。

    大学生防艾势在必行 初恋男女不幸同染艾滋

    细心的市民可能发现,这一段时间,来自烟台大学的大学生防艾志愿者显得格外活跃,他们的身影频繁地出现在高校、社区、工地、农村......为我市的艾滋病志愿者大军增添了新鲜力量。

    这也是疾控部门的良苦用心,虽然在各大中专院校学生入学时就有相关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介绍,但由于与大学生自身联系甚少,宣传效果并不好。杨科长介绍,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性活跃期,谈恋爱、同居、性行为并不少见,随着性活动的增加,高危性行为也在增长。

    杨科长给记者讲了一个去年发现的案例。一对年轻男女确定恋爱关系并同居,两人都是初恋,1年后,男孩开始出现发烧、肺部感染等症状,随后被确诊感染艾滋病病毒,与其同居的这名女孩也被感染。原来,男孩在读大学时出于好奇曾与一名同性恋发生过两次同性性行为,正是这种好奇心酿下了恶果。

    尽管为数不多,但在大学生中确实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受到社会上某些风气和潮流的影响,少量大学生中兴起了一种对同性恋潮流的追崇,这种跟风让一些学生出于好奇、新鲜感等心理尝试进行了同性恋性行为,而在发生性行为时往往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导致危险性的增大。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大学生防艾志愿者将防艾知识带进了校园和课堂,一方面让大学生更多了解了艾滋病,另一方面,同等的身份让大学生更易于接受这些知识,对防艾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推动。

  高危性行为者请主动检测 艾滋人群需要更多关爱

    及时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控制艾滋病传播蔓延的重要基础,截至目前我市已经陆续在各县市区疾控部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了43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建立了33家艾滋病咨询检测门诊。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以前,我市进行艾滋病检测仅为1万人次,2000年以后平均达到15-20万人次,今年已有20万人次进行了艾滋病检测。

    随着市民防艾水平的上升,孕产妇接受艾滋病检测的比例也在逐年递增,今年我市近8成的孕产妇产前接受了检测。近两年,我市在孕产妇艾滋病检测中及时发现了两例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采取干预措施及时控制了艾滋病的传播。

    那么到底哪些人有进行艾滋病检测的必要呢?记者请杨科长作了介绍。

    "有过卖淫嫖娼、不安全性行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输入可疑血液及血液制品、与他人共用剃须刀和牙刷、到不正规医疗机构拔牙穿刺或到不正规美容院纹眉纹身史等高危行为的人,都应该及时到当地的医疗卫生机构和疾控机构进行检测,各县市区卫生防疫站均可提供免费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杨科长指出,像婚外性行为、一夜情、网恋发生性行为、男性同性恋性行为等都属于不安全性行为。

    随着人们对艾滋病关注程度的提高,一些自发形成的组织开始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2005年9月,由同性恋者眩眩创立的"山东彩虹工作组"在市疾控中心成立,他们以"健康和认同"为主旨宣传和开展艾滋病干预活动。目前,山东彩虹工作组不仅拥有了资金支持,其规模也已经扩大到全省12个地市,拥有近400名志愿者。眩眩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当前社会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关注力度不够,人文关怀的色彩不浓,这个群体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关心、心理支持和平等对待,为此我们会不遗余力。"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